慶祝建黨百年大型聲樂交響套曲《英雄頌》深圳首演

2021-06-30 21: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天地英雄氣,百年尚凜然。6月30日晚,一部以音樂描繪百年黨史、以藝術弘揚英雄精神的大型聲樂交響套曲《英雄頌》在深圳音樂廳成功首演,以波瀾壯闊的音樂頌唱百年英雄譜,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深圳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與英雄主義的紅色精神一脈相承。特區的開拓創新,離不開「殺出一條血路來」的英雄精神。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上,作為改革開放尖兵的深圳人崇尚英雄、謳歌英雄、學習英雄、勇當英雄。

 主辦方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從去年9月起便主動策劃、組織創作這部以弘揚英雄主義精神為主題的大型聲樂交響套曲,在百年黨史長河中選取了14位英雄人物作為核心音樂形象,邀約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葉小鋼擔綱創作,深圳交響樂團聯袂石倚潔、張立萍、夏侯金旭等優秀藝術家共同演繹,在對英雄先烈的歌頌中回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篳路藍縷、不畏犧牲、艱難探索,進而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光輝歷程,以別開生面的藝術形式為百年黨史畫像,為偉大時代立傳,繪就時代的英雄史詩。

 英雄主旋律永不落幕

 穿越世紀風雨,築就千秋偉業。2021年,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反映了時代的心聲。謳歌英雄,是永不落幕的時代主旋律。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壯闊百年史,正是一部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英雄史。他們用英勇無畏的浩然正氣,凝聚起引領人民奮進、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他們的身上,充滿了血性和果敢;他們的心裏,寫滿了忠誠和擔當。他們用一身英雄膽,鑄就了中華民族魂。

 在此特別的歷史時刻創作的《英雄頌》分為序曲、四個樂章和尾聲,將音樂的筆觸對準那些在百年黨史中做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模範,以他們創作的經典詩文、發表的著名言論或歌頌他們英雄事跡的文學作品為依託,謳歌那些為國家的獨立自主、富裕強盛而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無私奉獻、拼搏奮鬥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耀世功勳、崇高精神,展現了100年來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謀幸福、謀復興的壯闊奮鬥史。

 作品以音樂為「筆墨」,勾勒出一組鮮明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了毛澤東、李大釗、瞿秋白、陳然、方志敏、王進喜、雷鋒、錢學森、袁庚、孔繁森、袁隆平、黃文秀、黃旭華、鍾南山等一個個閃光的英雄人物,讓他們的形象在音樂所呈現的時代背景中凸顯出來,樹立起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奮鬥一生、奉獻一生的時代楷模,使《英雄頌》具備了充分的思想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

 在百年黨史的時代縱貫線上,《英雄頌》以一首首唱進人們心窩的歌、飄進人們心靈的旋律,激盪出氣象萬千的時代畫卷,成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中的熠熠閃亮的主題音樂作品之一。

 史詩性與民族性一脈相承

 交響樂是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古往今來,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和《命運交響曲》、奧爾夫《布蘭詩歌》和我國的《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等歌頌英雄與英雄主義精神的偉大音樂作品層出不窮,影響巨大。

 《英雄頌》以史串歌,以樂敘史,充分調動交響樂、民族音樂、聲樂、朗誦等藝術手段和合唱、獨唱、對唱等音樂形式,輔以多姿多彩的藝術手段,通過一首首鐫刻著時代標記的原創音樂,讓黨的歷史、國家的歷史,在這些音符的跳躍中生動了起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圖譜,從音樂中漸次顯影。

 為把這部交響樂作品創作好、打磨好,葉小鋼等主創者先後到韶山、井岡山、延安、西柏坡、涉縣、遵義、呂梁、南昌等全國30多個紅色革命文化遺存地考察、採風,通過一頁頁日記、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名字……實地學習中國艱苦卓絕的紅色革命歷史,體認了中國先烈英模、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崇高人格與堅定信仰,從而對英雄主義精神內涵有了深刻理解和充分把握。

 作品以交響樂為藝術載體,緊緊把握民族音樂根脈,多處引入了湖南民歌、西藏民間音樂、勞動號子、廣東音樂和地方戲曲音樂元素,使藝術的表現手段更加靈動親切,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英雄頌》充分借鑑了《英雄讚歌》、《紅梅贊》等膾炙人口的紅色藝術經典元素,並進行了創新性的改編和運用,使作品更具有貼近性,做到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經典性和民族性的一脈相承。

 把英雄精神鐫刻在音樂殿堂

 在嘹亮的號角後,音樂引出遙遠、隱約的滾雷般音響,掀開了《英雄頌》的大幕。

 石破天驚,救亡圖存。第一樂章中,由宋倩等四名歌唱家聯袂演繹的《壯別天涯》將人們帶回了百年前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這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鮮血、汗水、勇氣、智慧、力量寫就的歷史。歌聲中,從李大釗、瞿秋白,到陳然、方志敏,救國英烈們傳遞過來的精神火把,照亮我們的腳下之路。

 雄雞高唱,東方既白。第二樂章是明媚、振奮的樂章。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詩作《七律·到韶山》被譜寫成曲,雷鋒的日記在著名歌唱家石倚潔的演繹下散發出信仰的光芒。王進喜、錢學森,他們在不同戰線上表露的心跡,成為引人向前、催人奮鬥的精神坐標。

 第三樂章中展現的是一個「天也新,地也新,春光多明媚」的改革年代,一幅氣勢磅礴的時代畫卷徐徐展開。袁庚、孔繁森、袁隆平,一個個閃光的英雄人物,在音樂所呈現的時代背景中凸顯出來,樹立起了新一代共產黨人奮鬥一生、奉獻一生的時代楷模。

 黃文秀、黃旭華、鍾南山等新時代的英雄,讓第四樂章的音樂充滿復興的豪邁。新的時代,新的征程,奮鬥者不舍晝夜,實幹者步伐鏗鏘。具有鮮明人文特點的旋律,把英雄主義的精神植根於人們心中,築夢於時代征途。

 「把你的故事寫在歷史的天空,萬古千秋聽得見你的聲音……」專門為這部作品創作的標題音樂《英雄頌》回首百年羈旅,唱響時代心聲。人民孕育英雄,英雄來自人民。這首新創作的樂曲從對歷史的音樂回溯中探尋初心密碼,將把英雄主義的精神鐫刻在音樂殿堂。

 據悉,大型聲樂交響套曲《英雄頌》成功首演之後,將進一步潤色提升,於9月赴京演出,並陸續在國內和海外展開巡演。(記者姚志東)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