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鴻震
疫苗接種總劑次在月初突破400萬,已接種第一針的人口達240萬人,佔可接種人口35.4%,若接種人口能盡快翻一番,我們便可達七成接種率,為恢復正常生活、通關、出行、面授課等創造基本條件。筆者留意到政府近日再宣布單日接種再創新高,突破7萬,達70010劑次!保持這個勢頭,七成接種率不再遙遠!
在推動接種疫苗方面,從大原則說起當然是政府的責任。不知何解,特區政府初期推動工作,恍似頭頭碰著黑,猶如歌唱家一開聲就唱錯音調。當時筆者也覺得奇怪,為何不少專業醫生整天對着電視鏡頭談注射某種疫苗有何種不良或者敏感反應,繼而在各大傳媒上,每天出現了注射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報道,例如指出有接種者接種疫苗一段時間後被送入醫院,因為心臟病或其他急病致死。這些報道的確是事實,不過並沒有對比同期沒有接種疫苗但同樣因心臟病或其他病而死的人數。
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坊間談及接種疫苗時總是一片混亂。原本是為拯救市民的疫苗行動,卻彷彿變成充滿恐懼和陰影的噩夢。新型冠狀病毒一役的確是本世紀一場相當可怕的全球疫症,在侵襲了地球超過一年有餘的今天,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地方,包括先進國家如英國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在控制疫情方面仍是叫人大失所望。故此,特區政府在早前安排聶德權局長及其他政府人員主責推動接種疫苗等相關工作,本也不失為一個得宜的安排。
直到兩個月前,筆者與聶局長聯絡,並坦率地向他指出香港當時只有100萬人接種了疫苗,似乎他和他的團隊要再加大力度推廣疫苗接種。事實上,當時在美國約有五成疫苗接種率,但美國總統拜登還是大力呼籲要在7月達至七成人接種疫苗的目標,相對而言,香港100萬人不過佔全港人數的13.7%,特區政府必須下更大努力,領導香港各界急起直追接種疫苗。轉眼到6月,事隔不足一個月,香港接種疫苗人數,由100萬上升至2573000,上升150%,筆者再發電郵向聶局長祝賀。來到7月,疫苗接種總劑次突破400萬及單日接種再創新高,一方面值得鼓舞,另一方面,香港還是需要繼續努力向前邁進,以確保早日達七成接種率,盡早與內地及海外通關。
眼看世界各國及地區,基於資源不足或國際政治原因,未有足夠疫苗供應,或是控制疫情不力和管理過於寬鬆,英國似乎就是後者的一個典型例子。英國雖有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製成的疫苗,但最近由印度傳入Delta變種病毒肆虐,英國新增超過4萬多宗確診,創下半年以來單日新高,英首相7月19日宣布解封,馬上引來專家擔心,指摘政府太過倉促執行解封計劃。
相比海外經驗,從整體抗疫成績來說,中國內地是世界第一似乎毋須辯論。回到香港,雖然疫苗接種比例仍然落後,不過在特區政府和各界大力催谷下,疫苗接種率已大有改進,其他方面如連續多日做到本地清零,已算是不俗的成績。早前立法會討論上述問題時,有議員提及香港應否跟隨新加坡一樣考慮放棄清零政策,田北辰議員則擔心一旦「旅遊氣泡」開通,會為香港帶來防疫缺口。在這方面筆者傾向同意田北辰議員的意見,與新加坡旅遊氣泡安排得益有限,如會嚴重影響我們與內地早日通關的安排,則早日中止為妙。
長遠而言,新型冠狀病毒似乎仍然會與人類共存一段時間,香港防疫政策須配合國家相關政策,盡快達至七成接種率,繼續以本地清零為目標,全面確保能早日與內地通關,才能早日推動香港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