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奮鬥文化品牌,挖掘本土紅色教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7月25日,深圳龍華區奮鬥者廣場集中啟用暨「文化名人大營救」研究成果發布儀式在大浪街道奮鬥者廣場舉行,為龍華廣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奮鬥上進的物理文化空間,讓奮鬥文化成為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也為龍華區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主陣地。當天,還舉行了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事件為主題的藝術黨課《風雨歸舟》首演活動。
為大力弘揚奮鬥文化,推動城區激情燃燒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龍華區學史力行,提出打造「奮鬥之城」的建設目標。2021年初,龍華區委印發2021年1號任務令,「一街道一奮鬥者廣場」建設任務正式鋪開。各街道將奮鬥者廣場建設與人文社區創建、黨群服務陣地建設升級改造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形成各具街道特色的奮鬥物理文化空間,推動建設成為黨群服務綜合體、城市人文新地標。
深圳龍華區奮鬥者廣場集中啟用。
「我宣布:龍華區各街道奮鬥者廣場正式啟用!」活動當天,隨着區委書記王衛的一聲宣布,龍華區各街道的奮鬥者廣場正式進入運作狀態。在集中啟用儀式現場,通過連線各街道奮鬥者廣場,各街道代表依次介紹了奮鬥者廣場的特色和功能,並喊出奮鬥口號。據悉,今年以來,依託奮鬥文化,深圳龍華區突出特色亮點,打好黨史學習教育「組合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圍繞突出「奮鬥文化」建設。
在集中啟用儀式現場,深圳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副院長陳家喜發布了《黨建引領奮鬥文化建設的龍華實踐與探索》課題研究成果。該課題系統總結提煉龍華區黨建引領奮鬥文化的歷史基礎、精神內核、實踐經驗,系統發掘了拓荒為家的「創業人」精神、勠力同心的「大營救」精神、拼搏追夢的「打工者」精神、敢打必勝的「大地塊」精神、深入一線的「行軍鞋」精神等龍華歷史上的代表性奮鬥文化,強調了龍華近期抗疫中湧現的「移動帳篷」「步步為民」「深夜敬禮」「欲抱不能」等或硬核或暖心的故事。該成果還總結了以「行軍鞋,黑皮膚,濕襯衫,婆婆嘴」的幹部奮鬥文化、「立崗成才,追求卓越」的青工奮鬥文化、「平等尊重,奉獻友愛,團結互助」的志願奮鬥文化、「時尚人奮鬥,奮鬥人時尚」的時尚奮鬥文化、「引領前沿,自我超越,開拓創新」的創業奮鬥文化為代表的「五位一體」龍華奮鬥文化格局,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敢於擔當,艱苦奮鬥,為全面建設「數字龍華 都市核心」新征程全面提速注入奮鬥動能。
同時,現場以視頻形式發布「文化名人大營救」研究成果。據悉,龍華區組織市、區文物黨史等專家,經半年的深入調研,在東江縱隊老戰士的回憶和幫助下,發現了抗戰時期營救文化名人的深坑遺址、芋禾塘反「圍剿」戰鬥遺址、雞板坑游擊隊修槍所及陶嚇寶四區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等4處革命遺址,證實了深圳陽台山大浪片區是該歷史事件的核心區域,進一步豐富了深圳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資源,在存史、資政、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藝術黨課《風雨歸舟》首演
1941年12月,日本陸軍渡過深圳河,入侵香港。18天後,香港淪陷。日軍一佔領香港,便立即封鎖香港至九龍的交通並實行宵禁,敵寇大肆搜捕愛國人士和抗日誌士。800餘名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在港島危在旦夕,一場驚心動魄的大營救隨即展開……7月25日下午,以抗戰時期發生在龍華的真實歷史事件「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為題材創作的原創音樂舞蹈史詩類藝術黨課《風雨歸舟》,在大浪時尚小鎮公共服務平台秀場上演,扣人心弦的劇情,讓觀眾「沉浸式」地回望那場驚心動魄的營救歷程。演出共計《寂靜的風聲》《風雨來襲》《文化營救》《革命浪漫曲》4個篇章。全劇從一個漁夫手中的漁燈緩緩拉開帷幕,這盞忽明忽暗的漁燈象徵着革命的火種,領航的明燈。隨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江游擊隊奮起前進,掩護大批文化名人、民主人士躲敵人、避槍彈,最終成功撤離港島。當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腳踏陸地回望港島時,抗戰救國的信念從未如此堅定。
除了藝術黨課外,當天,龍華區還以視頻形式發布了「文化名人大營救」研究成果。龍華區組織市、區文物黨史等專家,經半年的深入調研,在東江縱隊老戰士的回憶和幫助下,發現了抗戰時期營救文化名人的深坑遺址、芋禾塘反「圍剿」戰鬥遺址、雞板坑游擊隊修槍所及陶嚇寶四區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等4處革命遺址,證實了深圳陽台山大浪片區是該歷史事件的核心區域,進一步豐富了深圳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資源,在存史、資政、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記者 常亮)
藝術黨課《風雨歸舟》首演。
連結:龍華各街道奮鬥者廣場
觀湖街道
以「奮鬥+紅色傳承」為主題,打造了集購物、美食、休閒、觀光、宣教、黨建、公益服務於一體的全省首個消費幫扶特色街區。
民治街道
以「奮鬥+精神譜系」為主題,打造了融合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奮鬥文化的「精神譜系飄帶藝術裝置」「百年百句名言語林」「奮鬥者榮耀牆」「黨史長廊」「風采民治」等人文景觀及黨群服務V站、奮鬥者長青廊。
龍華街道
以「奮鬥+青工成長」為主題,打造了在建的黨群服務綜合體和龍華區抗疫紀念館、龍華區青工奮鬥記憶館「兩館」。
大浪街道
以「奮鬥+時尚先鋒」為主題,打造了集宣傳、教育、服務為一體的奮鬥者廣場體系。
福城街道
以「奮鬥+人文關愛」為主題,打造了由奮鬥之星、特區記憶長廊、奮鬥者號、奮鬥記憶館等多元空間構成的特色黨群服務綜合體。
觀瀾街道
以「奮鬥+工匠精神」為主題,打造了融合觀瀾藝術特色與奮鬥文化的「黨建+文旅+工匠」的特色奮鬥者廣場。
頂圖:大浪奮鬥者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