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聚焦東博會:海絲戰略大主場

2015-09-27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與東盟,因海結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浩瀚海洋,不但譜寫了一個個關於航海、財富的傳奇故事,更傳下了一段段沿線各國友好往來、民心相通的佳話。兩千多年的時光交錯,歷史的輪回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賦予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更豐富的內涵。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區,廣西海岸線達1595公里,肩負起了與東盟「一灣連七國」的重任。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與海相約,如約而至。香港商報記者蔡寧李靜

  因海而生

  中國-東盟合作的前沿窗口

  歷經12載,東博會已形成了農業展、輕工展、文化展、旅游展、林木展、境外展等貫穿全年、功能互補的「一主多專」的展覽新格局,設立了商品貿易、投資合作、先進技術、服務貿易五大專題,全面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東博會商品貿易專題每年都會重點組織具有市場針對性、互補性強的中國-東盟優勢特色商品參展。參展企業不僅有各國的名優大企業,也包括活躍的中小企業,覆蓋的行業相當廣泛。從泰國的榴蓮、越南的紅木家具到緬甸的翡翠等等,東盟的特色商品深受中國市場歡迎,展出的商品常常供不應求,代理訂單紛至沓來。這也使得東盟參展商重复參展的熱情高漲,對展位有了更多訴求。鑒於參展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從第2屆東博會開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老撾等國分別包館,為參展者提供更豐富的采購體驗。而中國的參展商也專注於契合東盟市場需求的商品,精心展出工程機械及運輸車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電子電器、建築材料等產品。互通有無之間,讓雙方更多的優勢產品進入了彼此市場。東博會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立之際開始,設立了服務貿易專題,重點展示中國-東盟金融服務、物流服務、教育交流等內容,結合「魅力之城」專題展示中國-東盟各類旅游資源及項目,舉辦文化論壇等高層活動,密切雙方民間交流,為自貿區升級下的服務貿易發展打好了基礎。據統計,前11屆東博會共有45.4萬名客商參會。45.4萬這一數字的背后,正是萬千客商對東博會這一貿易平台的真誠點贊。除了商品貿易展示,東博會與其他展會的不同之處更在於,它為自貿區升級提供了一個高層政治交往的平台。升級版自貿區的順利實施,需要中國和東盟各國齊心協力,突破現有的各種制約,進一步開放各自的市場。而東博會會期的各個高層論壇,在研討市場開放、貿易壁壘、互聯互通、通關便利化、金融合作等諸多方面集合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政府、智庫、商界等高層,積極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東博會的這些安排,無疑為升級版自貿區的早日實現,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11年來,共有57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23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東博會,通過領導人會見、開幕大會、巡視展館、主題國等一系列高層友好交往活動,增進了雙方的政治互信,也為雙方經貿以及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政治和機制性保障。

  憑海而興

  海上絲綢之路合作的核心平台

  憑海而興,是千百年來人類在歷史長河里形成的共識。相比千年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更為豐富而深遠的內涵。全新的合作呼喚全新的舞台。中國-東盟博覽會,當仁不讓地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的核心平台。在「政策溝通」方面,東博會走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最前端。猶記得,在海絲提出第一年的2014年9月,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東博會獲得極大的成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東博會上說:「新加坡完全贊同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并期待與中國密切合作,并就相關細節作進一步探討。緬甸副總統吳年吞認為,「東博會主題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該議題非常及時,與我們連接東盟成員國這一首要目標相關聯」。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國家副主席本楊、泰國副總理塔薩納等國家領導人都對「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表示贊同和高度贊賞。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是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主要目標。相對於千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如今的海絲之路上流轉的貨物,已不再局限於絲綢、茶葉、香料等這些初級商品,而是向著更豐富更全面的商品以及相互投資邁進。東博會圍繞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以及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產業結構、行業特點設置展覽內容,高度集中11國的企業、商品、項目、資金等方面的信息,將自貿區的便利化政策直接轉變為現實的商機,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一組數據無疑是最好的證明:2003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僅為782億美元;2004年,首屆東博會成功舉辦,這一年,中國-東盟提前1年實現1000億美元貿易額目標;201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到了4803億美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政治互信、經濟融合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交融之路。東博會作為海絲合作的核心平台,從「心」出發,回歸本源,為海絲合作架起了文明交融、增進友誼的橋梁。東博會期間的文化重頭戲南寧民歌藝術節,與萬人聚會的東博會交相輝映,大大提升了東博會的人文精神,在促進民心溝通方面發揮了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東博會框架下的中國-東盟出版博覽會、中國-東盟出版論壇、中國-東盟傳統文化高峰論壇、中國-東盟音樂周、中國-東盟戲劇周、「海上絲綢之路」攝影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論壇等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為中國-東盟民心相通鋪設了坦途。

  向海而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總書記為廣西指明了發展道路向海而行,做好「海」的文章。12年來,廣西舉全區之力,成功舉辦了一屆又一屆東博會,建立了集政治外交、經貿、人文於一體,與東盟開展全方位合作的獨特模式,服務了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作為國家級的重點展會,東博會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極大帶動了廣西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如今,廣西正在「打通三大通道、推進五網同建」。一條是聯通海上東盟、一條是聯通陸上東盟、一條是西部南北國際新通道,通過這三條通道,使海上東盟與陸上東盟相連,西北與西南相連,中亞與東南亞相連,海上絲路與陸上絲路相連。同時,與東盟國家共建高速公路網、鐵路網、海運網、航空網、通信網這五張網,將廣西切實打造成為立體多維的海陸聯通樞紐。2014年廣西進出口額達到405.5億美元,增長23.5%,在全國排第5位;其中,與東盟貿易占全區外貿總額的49%,同比增長24.9%。廣西在國家商務部指導下完成了多個跨境經濟合作區方案設計與建設,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運行良好、商機無限。廣西圍繞棕櫚油、橡膠、有色金屬、糧油等地區特色優勢產品,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構建了通達高效的跨國物流大動脈,特別是憑祥試驗區在國內率先開展紅木交易等跨境電子商務。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里提到,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廣西位於「一帶一路」銜接點,打造要素配置中心得先天之利;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富集廣西,各種政策、機制落戶廣西,廣西成為「一帶一路」要素配置中心呼之欲出。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后,中越邊境市東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東盟貨幣服務平台、創造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幣與越南盾兌換特許業務試點地區、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跨境保險服務中心。東興中越邊民互市貿易交易結算中心每天的交易額在1200萬元左右,而且交易全部做到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沿邊金改,極大地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同時,廣西也成為中國與東盟首選的培訓基地,中國-東盟法律、旅游人才、非通用語種翻譯培訓基地等紛紛在廣西落地。這些培訓基地為中國與東盟合作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證。

  香港:與海絲國家「同台共舞」

  【香港商報訊】記者靜子報道:對於由11國共辦的東博會,香港一直積極參與其中,從未缺席。第11屆東博會期間,香港和廣西共同舉辦了首屆桂港合作論壇暨廣西投資合作項目對接會,展示推介了廣西的加工貿易、物流、旅游等多個行業的161個項目,總投資額近3000億元,有效地推動了廣西和香港的合作,形成貿易合作的品牌效應。香港最大的鮮活冷凍食品經銷商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通過東博會平台,開拓了廣西和東盟區域新市場的食品業務,促進了農副產品從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擴大了影響力。真誠的合作,積極地參與,收獲的是碩果累累。數據顯示,在前11屆東博會中,香港以388個項目、總投資210億美元成為東博會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區。而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風生水起,香港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將迎來哪些機遇,又將如何順勢而為,更好地促進與內地、與東盟的雙邊關系繁榮發展?

  「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全球最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也是國際商貿中心,擁有龐大的商業人脈網絡,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主要集資融資平台、商貿物流促進平台、高端專業服務平台、多元旅游平台和新興產業平台。」香港特區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包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重點在於打造全球新的增長板塊,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寬產業投資和經貿合作水平等。伴隨著這一系列進程的展開,必將會給金融、航運、服務業等領域創造大量的商機,而這些正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及「一帶一路」關鍵節點的香港優勢所在。作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前沿窗口、「一帶一路」有機銜接平台,東博會自然成為香港展現自我魅力、尋求合作商機的大好平台。為此,今年,香港將以超常規陣容、超強力度深度參與東博會,以第12屆東博會中國「魅力之城」的身份,向世界展示其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獨特魅力。不僅如此,香港貿發局作為東博會支持單位之一,將負責組織中國「魅力之城」香港的展區,通過大型資訊展板、短片及互動游戲,從多角度展示香港作為亞洲區的CBD,在城市發展、旅游、文化、商貿等領域的吸引人之處及優勢,并將香港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帶到中國內地以至東盟市場。同時,還舉辦中國「魅力之城」香港記者招待會、香港經貿交流會等一系列面向東盟、中國內地的經貿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加快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與東盟商談自貿區進程。

  與海共榮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向全世界

  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之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六國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目前,中韓自貿區已完成實質性談判,RCEP談判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中國和東盟與區域外國家的經貿關系將更為密切。中國-東盟博覽會作為中國和東盟一個整體與世界其他經濟體合作的橋梁,服務領域順勢也實現了從「10+1」向「10+6」、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延伸,吸引了越來越多區域外國家的目光。應東博會秘書處邀請,韓國出任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特邀貴賓國。本屆東博會將充分展示韓國的特色商品,并舉辦韓國產品體驗活動及專場貿易配對會等推介活動。在特邀貴賓國專屬展區,韓國將設立72平米國家館,專門展示韓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文地理特色。會期將舉辦一系列投資促進活動,安排韓國企業到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園進行商務考察,搶占投資先機,推動三方不斷深化經貿、旅游、文化等多領域互利合作。這一創新舉措在去年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第11屆起,東博會設立特邀貴賓國。由東博會秘書處代表東博會各共辦方邀請中國和東盟以外的國家擔任。澳大利亞幸運地接過了第一棒,會期舉辦了澳大利亞國家推介會,展示了澳大利亞各方面的發展和商機,重點推介貿易投資環境、農業、食品業、教育、旅游、礦業、環保、科技等領域,并推出多場特邀貴賓國主題活動。東博會不僅是中國和東盟企業合作的平台,也是中國和東盟作為一個整體與世界其他經濟體合作的橋梁。歷屆東博會都邀請區域外的國家(地區)的企業參會,有力促進了中國和東盟同世界其他經濟體的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國與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的影響力,創造了超越11國的廣闊市場和巨大的商機。這個蘊育著巨大商機的良好合作平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區域外國家和企業參與,參展規模不斷擴大。包括沃爾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日本佳能公司、日本富士、澳大利亞國際貿易公司、新西蘭乳業集團、大韓貿易振興公社、韓國率先株式會社國際控股集團、丹麥馬士基集團、芬蘭斯道拉恩索林業有限公司、法國馬恩河谷省、法國北伊澤爾省工商會在內的諸多知名機構參展參會。2015年4月,東博會首次走出國門,先后成功舉辦了東博會泰國展、印尼展兩大海外展,讓東盟國家共享展會商機。5月,首次舉辦的東博會旅游展豐富了東博會專業展的內容;9月,第12屆東博會會期,將首次舉辦「2015國際產能合作系列活動」,突出海洋合作主題。貫穿全年的東博會創新舉措,更新和擴充了自貿區的內容與範圍。

  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亮點紛呈

  【香港商報訊】記者闕琳晶報道: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創海洋合作美好藍圖」為主題,在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今年恰逢中泰兩國建交40周年,泰國將以本屆博覽會主題國參會。按照計劃,泰國及其他東盟國家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將與中國及本國企業家座談,從政府層面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本屆東博會將繼續設置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五大專題。其中,服務貿易專題展示將采用展覽與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雙方企業在金融服務、旅游服務及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內容。首先,繼續舉辦金融服務展。重點展示中國和東盟各類金融機構的金融政策、業務範圍、服務理念等信息。目前,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上海黃金交易所、中國農村信用社、北京銀行、太平保險等中國知名金融機構已報名參展。其次,旅游服務與「魅力之城」專題緊密結合。結合今年東博會的主題,藉助魅力之城展示,東盟各國與中國的各類旅游資源、旅游項目等將有更多機會交流合作。此外,將舉辦高層論壇活動。例如,舉辦第7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第10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東博會舉辦高層論壇會議25個,其中東博會會期22個。首次舉辦的「2015國際產能合作論壇」將成為最大亮點之一,該論壇的系列活動對中國和東盟在產能合作、裝備制造業、技術轉移和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合作,都將大有裨益。民心相通依舊是重要內容,今年的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重要議題中就有關於海絲建設與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路徑探索;中國-東盟文化論壇更是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如何開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上重要議程,進一步探討東盟共同體建成后如何推進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讓文化合作成為增進海絲沿線各國相互了解,乃至民心相通的催化劑。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