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地方产业

林業經濟扮靚山城新家園

2017-05-17
来源:河南日报

  依托鶴鳴湖自然風光,山城區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圖為旭鴻合作社在湖畔種植的桃樹、柳樹等已成了當地一景。趙永強攝

  □本報記者楊曉東 本報通訊員彭葳

  初夏時節,山木蔥蘢。5月15日,記者在鶴壁市山城區耿寺村螞蟻山“寺外桃源”合作社千畝核桃基地看到,新栽種的核桃樹苗連山成片,在陽光晨露的滋潤下,蓬勃生長。

  “這個項目流轉土地1000多畝,全部種植的是紙皮核桃,樹苗已全部栽植完畢,目前,山城區核桃林的種植面積已達到3000畝以上。”在現場指導苗木田間管理的該區林業局局長郭江華說。

  去年以來,這里按照“一河四區一小鎮”的總體布局和“金崗銀坡生態田,淇潤山城新家園”的林業發展思路,以打造精品和亮點為關鍵,以富民產業工程綠化建設為重點,以轉變造林方式、發展林業扶貧產業為抓手,突出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疊加發展,大力發展林業合作社經濟,扮靚了老區新家園。

  農民變“工人”租地打工兩不誤

  在該區鄭溝村宏民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將軍嶺千畝核桃基地,村民肖春蘭正精心照料“樹寶寶”,每棵苗子在澆水前都會把周邊的雜草鏟得干干凈凈。

  肖春蘭告訴記者,合作社流轉的土地中有她家的一份,以前一畝地辛苦一年下來也就收入千把元,還不算種子、農藥、化肥、人工等成本。“現在租給了合作社,除了每畝400塊錢的租金,還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每天工資50元,一年也能收入七八千。”

  同村的馬瑞平算是合作社的“固定工”,長期在合作社打工。馬瑞平說:“像我們這些以務農為主的家庭婦女,外出打工離不開家,種地又不賺錢。現在好了,地雖然租出去了,種地的本行沒有丟,既能照顧上家,又能打工賺錢。”

  合作社經理王合林介紹說:“合作社主要以核桃、優質早熟蜜桃等經濟型作物為主。目前,流轉土地1300余畝,投資達400多萬元,每年支付農戶租賃費40多萬元,人工費70多萬元。”

  為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該區積極引導群眾把現有的山地、荒地、坡地有效利用起來,通過土地流轉形式,大力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讓農民轉身“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區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20余家,流轉土地近5000畝,帶動農戶300余戶。

  一產+三產走出特色路

  眼下,正是休閑旅游的好時節。連日來,山城區鶴鳴湖景區以其秀美的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玩賞。

  “我們種植的600畝桃樹今年將進入盛果期,6月份就可以采摘了,到時候來鶴鳴湖的游客不僅可以觀光,還可以體驗生態采摘的樂趣。”看著日益增多的游客,山城區旭鴻果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理鄭愛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鄭愛軍的旭鴻果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石林鎮鄭溝村鶴鳴湖畔。合作社依托鶴鳴湖自然風光,立足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種植紅桃、黃桃、蘆筍等特色農產品500余畝和1000余棵櫻花樹,供市民采摘、觀賞。如今,每天超千人的游客使旭鴻合作社成為該區一產三產疊加的典范。

  鄭愛軍告訴記者,隨著山城區湯河綜合治理、紅色旅游發展以及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成效顯現,為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當初在鶴鳴湖畔成立合作社的時候,就是考慮將旅游觀光、林果采摘、餐飲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和林業的發展融為一體。下一步,合作社還要借助“石林會議”舊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鶴鳴湖景區的影響力,開發水上游船觀光、農家樂、特色農產品經營等項目,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

  政府來扶持發展有保障

  “河北綠嶺集團免費給我們提供樹苗和技術指導,還與我們簽訂了高于市場價的產品銷售協議,我們合作社一定能做好。”說起合作社的發展,螞蟻山“寺外桃源”合作社負責人周大軍顯得特別有信心。

  周大軍的信心得益于山城區政府的大力幫扶。據了解,為了高標準打造螞蟻山“寺外桃源”合作社,該區在幫助合作社與河北綠嶺集團進行對接的同時,還聘請專業機構對合作社進行了高標準規劃設計,并通過林業、水利、交通等部門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助力合作社發展。

  螞蟻山“寺外桃源”合作社是山城區扶持發展林業合作社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近年來,該區把發展林業合作社和產業扶貧結合在一起,加快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去年以來,該區先后幫助轄區10家林業合作社,申報林業扶持項目20余個,爭取上級資金500余萬元,免費發放各類果樹苗木10余萬株,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0場次,培訓人員達1000余人次。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