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通訊員 徐小中 記者龔舒斌報道:6月21日,夏至 ,安徽巢湖舉辦了第五屆柘皋民俗文化節。
千年古鎮——柘皋,曾以“矤叴” (shè qiú)之名刻記楚簡,並以“橐皋”之名載入《春秋》,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自古以來,柘皋鎮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複雜顯要的政史資曆,一直為皖中財物聚散的市埠、南北交通商旅的樞紐和江淮軍事戰略的要地。
夏至”在公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在巢北地區的柘皋、夏閣、蘇灣、欄杆集鎮及含山、肥東等地,老百姓有過“夏至節”的習俗,世代沿襲。此時,小麥、大麥登場,油菜入倉,蠶豆、豌豆成熟,農事大定。“過夏至”成為農民緊張勞動後的整休,借此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
巢北夏至節又叫“牛娃節”。相傳朱元璋少時為財主放牛,是日,財主給他半升蠶豆,讓他飽餐一頓。朱元璋登基後,為表示不忘兒時之苦,提倡每逢“夏至”,都要慶賀,尤其要給放牛娃過節。放牛娃這天倍受優待,除休假一天外,東家還發大汗手巾、草帽、花鞭炮等。飯後,放牛娃三、五成群去山崗上打球。牧童們用木棍對擊木制圓球,自訂規則,各顯球藝。晚飯後,全村人都到村裏壘起的大土墩前,少年們在土墩上角力,“占山為王”。鬧到最後,大家抱柴草在上面燒,稱“燒穀墩”,和別的村子比,看誰把火燒得更旺。這天,耕牛也加喂精料,角系紅布。從夏至節起,農村田埂開始養草,耕牛只能在崗上放牧。
巢北“夏至節”文化,是我國華夏文明進程中長期積澱的農耕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中尊重蒼生萬物,是對耕牛重大作用的認可和尊重,以及對牧牛人的敬重。2010年1月15日,巢北“夏至節”被居巢區人民政府批准為居巢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柘皋鎮產業格局不斷優化。投資5億元的陽光電源光伏發電項目建成並網發電、投資2億元的中團市政環保型瀝青攪拌站項目開工、投資3.4億元的錦江集團鑫皖農林生物發電項目啟動、投資400億元、占地33.2平方公裏的華夏幸福產城融合項目簽訂了框架協議並進入前期籌劃。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柘皋鎮(2015-2030年)總體規劃修編完成;投資3.8億元的“一街一河”項目一期工程即將掛網招標;投資近3000萬涉及全鎮17個台區的強電改造啟動;投資600萬元,新增了7公裏道路隔離欄、綠化帶防護欄;同時,完成鎮區部分地段弱電下地、主幹道“白改黑”、汙水管網鋪設及公廁、停車場、省道景觀提升等集鎮建成區整治項目,集鎮環境綜合整治進入常態化,路燈、保潔等市場化運作日益成熟,鎮容鎮貌得到進一步改善。此外,商合杭高鐵、欄濱路、蕪合高速“四改八”、省道208提升等一批國家及省市重點工程正在如期建設。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碩果累累。柘皋鎮連續三年榮獲得“巢湖市科學發展獎”。實現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三農”工作提質增效、柘皋老街全面改造即將完工,一個騰飛的柘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