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決勝全面建小康」—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系列報道之三

2020-10-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對口幫扶 托起昭覺明天的希望

  【香港商報網訊】2016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下,涪城區開啟了對口幫扶涼山州昭覺縣的攻堅戰。
 
涪城區幫扶幹部利用周末為彝族兒童補課 涪城區對口幫扶前線指揮部供圖
 
  昭覺縣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距州府不到100公里,是涼山州原州府所在地,意為「妮姆昭覺」。全縣幅員面積2700平方公里,轄47個鄉鎮、271個行政村,836個農牧社,總人口33.23萬人,其中彝族佔98.4%,有191個貧困村,22320戶、101005名貧困人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第一大縣。最高海拔3878米、最低海拔520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區農牧縣。由於自然、社會、歷史等原因,農村住房、道路、產業等「看得見」的貧困與群眾思想觀念、陳規陋習、內生動力等「看不見」的貧困交織疊加,毒品、愛滋、超生等特殊社會問題凸顯,貧困問題十分突出,成為涼山民族地區深度貧困的典型縮影,是全省貧困程度最深的貧困縣之一。

  教育幫扶結碩果
 
  涪城區自2016年開展對口幫扶昭覺以來,堅持以「智志雙扶」為導向,立足綿陽優質教育資源優勢,聚焦基礎教育有保障,紮實推進實施校園達標、師資培訓、送教下鄉、愛心助學、綿陽昭覺班等「教育幫扶九大項目」,着力實現涪昭兩地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三年來,累計投入教育幫扶資金2000餘萬元,健全雙向交流培訓機制,組織涪城24所學校與昭覺57所中小學實現常態化結對。建成涪城區幫扶昭覺縣綜合培訓基地,堅持派出教育教學專家、骨幹教師赴昭覺「傳、幫、帶」,邀請昭覺學校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到涪城「體、感、悟」,累計向昭覺派出教師團隊21批249餘人次,開展教育交流活動300餘次,培訓昭覺師生和管理幹部2260人次,開展支教活動150餘次,協助當地7所學校完成達標建設。同時,設立愛心助學基金,資助貧困生2500餘人次,積極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教育物資捐助,累計捐贈圖書4.4萬餘冊、體育生活用品1750餘件、教學設施設備500件、衣物20000餘套,合計資金400萬餘元。積極搭建遠程教育平台,建成昭覺遠程教育信息系統,在昭覺6所縣級學校、49所鄉村學校實現網絡課堂同步教學。
 
科室共建「傳幫帶」幫扶醫生專注為病患做手術 涪城區對口幫扶前線指揮部供圖
 
  在省內對口幫扶中率先開展彝族初中生異地培養,並在市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逐步增加普通高中和職業藝術學校學生培養,共為昭覺培養學生301名。通過「三免一捐」(免學費、免生活費、免住宿費和愛心人士捐助)切實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問題。2017年,涪城區自春季學期起便招收昭覺縣優秀的學生來涪城讀書。截至2018年秋季學期,涪城初中招收昭覺籍學生125人,主要分佈在綿陽二中和綿陽實驗中學;高中招收昭覺籍學生39人,主要就讀於綿陽中學、綿陽實驗高中等4所優質高中學校。

  衛計幫扶成效顯著
 
  涪城區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精準實施醫院結對、科室共建、規範化建設、等級創建、人才培養、派駐帶教、巡診義診等「七大」工程,傾心竭力協作昭覺打造涼山州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三年來,累計投入醫衛幫扶資金2500餘萬元,統籌綿陽市52家醫療衛生機構結對幫扶昭覺52家醫療衛生機構,共選派140餘名優秀業務骨幹常駐昭覺開展「傳、幫、帶」支醫幫扶,協助昭覺縣醫院建設婦產科、骨科、肛腸科、腫瘤內科重點專科4個,幫助發展ICU、麻醉、放射、檢驗等科室,協助昭覺首次自主開展腹腔鏡、宮腔鏡等醫療新技術新項目90項,診療群眾5.2萬人次。協助昭覺縣人民醫院開展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複評,啟動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創建,協助實施縣疾控中心二級疾控機構創建和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二級婦幼保健機構創建,推進醫院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
 
  健全完善基本醫療體系,幫助指導中彝醫院實現開門問診,首年門診及住院病人達到4886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500萬元。完成4個中心衛生院、8個村衛生室達標建設。協助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設立醫療救助基金,用於困難群眾大病、慢性病等醫療救助,開展巡診義診暨禁毒防艾健康知識宣講活動96場次,惠及群眾3.2萬餘人次,積極協助昭覺全面推進愛滋病檢測篩查和防艾工作。三年來,涪昭兩地衛計系統共開展互訪交流活動120次824人次,開展衛計業務專題講座173場次5726餘人次,培養縣級醫療技術骨幹139人,並開展義診、巡診及健康教育90餘次,免費發放藥品、健康用品。(張麗 張寶杉)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