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拜泉縣:假髮編織助力農村婦女「織出」幸福生活

2021-09-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9月15日,外面下着朦朦細雨,而黑龍江省拜泉縣興華鄉春發村會議室內卻座無虛席。來自全鄉10個村的47名婦女組成的假髮編織培訓班正火熱舉行。
 
    「我們已經培訓8天了,趕上農閒,呆在家裏也沒事,過來學點技術,還能掙個零花錢,姐妹們爭先恐後來,都怕落下,學不全」。春發村婦女主任叢亞麗邊學邊給姐妹們做示範。據叢亞麗介紹,在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培訓班課程為期16天,其中5天文化課,11天實踐課,通過專業技師進行編織實操教學,按照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練習,經過4、5天的時間,已經有11名學員已經掌握了基本織法,並有6名學員已經編織出成品,經驗收合格後拿到了第一筆編織收入。「我剛學,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完成了現在這個半成品了,繡了1100針,也能收入20元。」來自該鄉集體村三屯的孫麗,看着手中的成果,35歲的孫麗很激動、很自豪。
 
 
    看到「掙了錢」,大家學習積極性老高了,每天培訓結束後,一些學員又將工具借回家,繼續觀看圖紙、練習針法。假髮編織要求手靈活、視力好還要有耐心,培訓完後由老師現場驗收合格後即可錄用。如果能按照預期目標,半個月即可掌握假髮製作基本技能。假髮收購按計件制工資計算,預計成手工人每日均勾4個多發片,日收入至少在80元以上,月收入均可達到2400多元。
 
 
    據興華鄉黨委書記楊洪超介紹,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為幫助全鄉留守婦女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興華鄉黨政班子成員深入各村調研,了解留守婦女就業意願和勞動能力,為婦女群體創業增收找項目、尋出路,在借鑑原有永寧服裝廠模式基礎上,積極在全鄉推進假髮編織、玉米葉編織等各具特色的村辦小工廠、小作坊,讓更多群眾尤其是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端穩就業增收的「鐵飯碗」,確保增收可持續、脫貧戶不返貧。
 
 
    興華鄉春發村只是拜泉縣發展假髮編織產業的一個縮影。據拜泉縣婦聯主席吳凌慧介紹,為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脫貧婦女就地就近穩定就業、持續增收。年初以來,拜泉縣積極拓展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就地就業增收的渠道,千方百計為婦女群體創業增收找項目、尋出路。經調研假髮市場需求量大,訂單供不應求,居家即可就業、屬於靈活就業項目,寶媽、陪讀婦女、下崗人員、殘疾人員均可參與其中。經過洽談,與河南許昌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瑞貝卡公司派出專業指導團入村開展假髮編織免費培訓班,免費提供專業技師指導,假髮編織相關工具,材料及相關用品,培訓合格後,定向學員收購假髮編製成品,並支付相應手工費。經過積極努力,今年5月份,全縣第一家假髮編織扶貧車間在該縣拜泉鎮六合村建立,車間改造面積300平方米,設置工作車間1個,設立工作崗位48個。採取「企業+車間+脫貧戶」發展模式,由縣鄉婦聯負責組織人員,由 瑞貝卡公司負責技術培訓及產品銷售,以頭髮為原材料,編織假髮。目前,僅六合村培訓班就舉辦了兩期,參訓婦女100人次,其中,在城內陪讀脫貧婦女24人、城內下崗失業人員56人、六合村脫貧婦女20人。產品遠銷歐美等國家。在六合村試點基礎上,截止目前,該縣16個鄉鎮已有4個鄉鎮4個村建立了假髮編織扶貧車間,年底計劃達到8-10個村,已經舉辦培訓5期,培訓農村婦女300多人,培養優秀手工編織能手50餘人,年人均增收2.5萬元,假髮編織「企業+車間+脫貧戶」模式為該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出一條新路徑,實現了脫貧婦女就地就近穩定就業、持續增收。(裴振萍 王琳 王克儉  王昊)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