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進口雞蛋風波」黑幕重重 再曝民進黨當局執政之亂

「進口雞蛋風波」黑幕重重 再曝民進黨當局執政之亂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9-08 11:24:39 來源:新華社

 近幾年台灣持續遭遇「蛋荒」引發民怨,最近島內一則新聞讓雞蛋再登輿論最熱話題榜。一家資本額僅50萬元(新台幣,下同)的小公司,被曝出進口逾8000萬顆雞蛋,領取1.75億元高額補助。此事背後疑點和黑幕重重,引發島內輿論對民進黨當局的質疑聲浪如潮。

 此次「進口雞蛋風波」還是緣起於「蛋荒」。今年3月起,民進黨當局農業主管部門以專案形式執行進口雞蛋計劃,截至7月已進口帶殼蛋逾1.4億顆,補貼進口蛋價近5.7億元。

 為平抑蛋價,進口雞蛋無可厚非。不過,島內人士細看發現,去年9月才成立、資本額僅50萬元的一家公司,進口雞蛋數量竟佔專案總數的六成,獲得高達1.75億元的補貼,直呼是「小店傳奇」。

 此事曝光後,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不管在主流報紙重要版面,還是電視政論節目,皆是焦點話題。由於過於離奇,隨着島內社會不斷深挖,疑點越來越多,質疑聲持續不停。

 一家小公司為何能擊敗眾多代理商,取得巨額標案?缺蛋後才成立的這家小公司能拿到上億補助款,是否涉及不當圖利?是否有人左手囤蛋、右手進口,既賺補貼又賺差價?為何同樣從巴西進口,台灣的蛋價卻比日本貴?……島內輿論強烈質疑,若進口雞蛋有問題,流入市面,該公司最多只是賠資本額50萬元,根本無法對食安負責。由微小公司承擔如此重大進口案,極不合常理。

 在潮水般質疑聲浪下,民進黨當局農業主管部門不得不出面回應,接連發布新聞稿,還召開記者會辯護,一會兒稱這家小公司接單能力強,一會兒說該公司報價便宜,還表揚該公司為台灣搶蛋有功。

 對如此的辯白,島內輿論並不買賬,認為他們是給該公司當「發言人」,並未回應小公司何以有能力承擔重大進口案、進口雞蛋補貼是否合理、不遠萬里進口雞蛋是否符合健康要求等核心問題,反而避重就輕、不斷轉移焦點。

 針對質疑,民進黨當局還祭出「提告大法」,對相關人士提起訴訟。對此,有島內網民揶揄,當局越是遮掩、躲避、恐嚇,越說明心虛、有貓膩。

 為了解島內雞蛋的真實情況,記者近日走訪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附近的多家超市,發現雞蛋價格依舊不低,一盒10顆售價105元。有市民說,雖然民進黨當局號稱採取了許多措施,但雞蛋價格還是降不下去,近日每台斤又漲價3元。

 有位餐飲業者告訴記者,過去雖也有禽流感等問題,但缺蛋問題是民進黨執政後才出現。民進黨當局聲稱為解決「蛋荒」大幅進口雞蛋,並以島內產地價賣出。這是營造蛋價平穩的假象,價差實際全由納稅人的錢補貼。此種操作違背市場規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蛋問題,反而延誤島內蛋雞產業轉型,讓本地蛋農和普通民眾利益受損。

 更關鍵的是,民進黨當局很可能藉機獲利。島內民眾不斷發出質問:進口蛋是全民得利,還是民進黨在圖利?

 此次「進口雞蛋風波」在島內已延燒近兩周,民進黨當局的解釋並未奏效,反被認為是「越描越黑」。有民眾說,很難不聯想到其他類似案件。比如,新冠疫情期間,一家前身為小吃店的生物醫藥公司,資本額僅200萬元,竟拿下16.5億元的快篩劑採購案。此次是「同樣套路的黑箱作業」。

 如何應對層出不窮的弊案,島內媒體總結出民進黨的一貫手法:先「硬拗」、回罵、恐嚇,最後再「切香腸」,不了了之。面對此次「進口雞蛋風波」,老套路再次上演,儼然成了民進黨當局卸責的「標準化流程」。

 小小雞蛋折射出民進黨執政亂象。「人民的危機就是綠營的利基」,島內民眾直言:民進黨吃相難看。有島內媒體指出,這家微小公司的超級大生意,隱藏着不透明的金流人脈,還折射出民進黨當局農業政策的荒腔走板。除罔顧農民、產業、市場和消費者健康,更把公帑透過黑箱操作注入「不明人士」荷包裏。這種居心叵測的運作,才是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事。(新華社記者 石龍洪、王承昊  圖源:中央社)

責任編輯:楊眉 「進口雞蛋風波」黑幕重重 再曝民進黨當局執政之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