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東博會:廣西亮麗的名片

東博會:廣西亮麗的名片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9-11 14:27:2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廣西是我國唯一同東盟陸海相連的省份,走兩步就是東盟。20年來,東博會為廣西發展創造了新的黃金機遇,廣西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在區域合作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改變命運:從邊陲「末梢」到開放前沿

    廣西是我國唯一同東盟陸海相連的省份,也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是東盟」,但一直以來,這個突出的區位優勢不能很好地轉化為發展紅利。

    2003年,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第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中方倡議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東博會,得到了東盟各國領導人的普遍歡迎,並寫入會後發表的《主席聲明》。2004年,首屆東博會在南寧成功舉辦,改變廣西開放命運的序幕就此展開。

    手握髮展機遇,身兼外交使命。廣西以更開放、更現代、更國際化的姿態,滿懷信心走向世界舞台。

    東博會不斷推進廣西基礎設施面向東盟的開放開發。2007年,為了加速推進廣西港口的國際化建設,廣西決定跨行政區域整合沿海港口,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港合一」成立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一個勃勃生機的北部灣港應運而生。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即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2017年,一條宛若長龍的「黃金通道」將我國西部與東盟更加緊密連結,來自我國的汽車零配件、蘋果等產品源源不斷通過海陸運往東盟,東盟的榴槤、山竹、澱粉等產品不斷分享中國市場機遇。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它通過廣西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東盟,向北通過中歐班列連接中亞、歐洲地區,從而形成「一帶一路」的完整環線。

    2023年8月31日,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貴陽—南寧高鐵正式開通,貴南高鐵開通後,西安、成都、重慶等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將更加便捷地走向東盟。

    20年來,東博會不斷推進廣西高質量改革開放,廣西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如今的廣西,北部灣港海闊天寬、千帆競發,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源源不斷、川流不息。

    數據顯示,北部灣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港口航線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航線總數75條;貨物吞吐量從2006的3347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3.7億噸,在全國沿海港口中排第10位;集裝箱吞吐量由2006年的19萬標箱增長至2022年的702萬標箱,在全國沿海港口中排第9位。

    強化合作:從經濟窪地到投資高地

    自東博會落戶南寧開始,廣西就舉全區之力推動盛會邁向更高水平,也極大地促進了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東博會舉辦20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發展最快、開放水平最高的20年。

    隨着2004年首屆東博會的舉辦,面向東盟的開放開發勢如破竹。2008年,我國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誌着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北部灣港為重要依托,該經濟區不僅成為引領廣西加快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也成為我國沿海經濟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在東博會的助力下,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和中國—東盟信息港等一批重點國際合作項目誕生,廣西與東盟國家的高層交往和政策溝通日益密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日漸提升。

    2018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印發,廣西深化以人民幣面向東盟跨區域使用為重點的金融改革,強化面向東盟的人民幣結算、貨幣交易和投融資服務。目前,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多年來在邊境和西部省份保持第一。

    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標誌着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據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的集裝箱貨物從2017年的3382標箱擴大到2022年的75.6萬標箱,6年增長了223倍。

    2019年8月30日,國務院批覆設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區最大的優勢是面向東盟、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沿邊開放。數據顯示,自設立以來,試驗區累計入駐企業超9萬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2020年的558.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005.5億元,年均增長34.2%。

    開放合作大跨步、產業發展大提速、經濟增長上台階……在東博會的推動下,廣西已經基本實現了國家戰略規劃多維度覆蓋。

    一組組數據見證着廣西的變化:2004年至2022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從3320.1億元增長到2.63萬億元,增長了8倍;廣西與東盟的貿易額增長了40多倍,東盟連續23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廣西外貿總值增長近40倍,外貿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升;廣西與東盟雙邊投資合作企業及機構超過1200家。

    如今,依托東博會,一大批產業正在廣西迅速崛起。廣西,正從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逐漸變成海內外投資者的熱衷地。

    深入人心:從交流熱土到民心相通

    20年來,東博會不斷提升開放平台的支撐作用,傾力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主動對接《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願景》,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達成共識、建立機制、促成合作……東博會通過舉辦一系列的高層會議和論壇,不斷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合作走深走實,形成了獨具廣西特色的「南寧渠道」。前19屆東博會共舉辦超300場部長級高層會議論壇,建立40多個領域「10+1」合作機制,發表《南寧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

    東博會舉辦後,廣西與東盟各國建立了互訪機制。自治區領導每年率團出訪東盟國家,均拜會東盟國家領導人,東博會已在東盟各國享有較高聲譽,「南寧渠道」和「廣西路徑」成為東盟各國與中國合作的重要選擇。

    今年3月30日至4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率代表團訪問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積極助力中國與東盟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開啟了一次謀劃未來的落實之旅、跨越山海的友誼之旅、碩果纍纍的合作之旅;4月20日至4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率代表團對柬埔寨進行了友好訪問,從地方層面貫徹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目前有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馬來西亞共6個東盟國家在南寧設立了總領事館,廣西與東盟國家締結了59對友城,為全國最多。

    不久前,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印尼工匠學院首期培訓班開班,來自印尼的80名學生經過半年在本國學習後,將篩選20名學生來到廣西,在柳州職業學院和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進修3個月。如今,廣西充分發揮自身區位、產業等方面的優勢,「留學廣西」品牌在東盟國家中已經傳開,目前廣西的東盟留學生近1萬名,是全國東盟留學生最多的省區。

    隨着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RCEP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東博會將繼續高質量服務國家戰略落地,助推廣西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唐琳 歐陽萍)


責任編輯:郭昕玥 東博會:廣西亮麗的名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