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主席 李慧琼
香港正處於重要的發展關鍵期:一方面,國家邁向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香港因而擁有巨大機遇;另一方面,環球政治經濟出現多個負面因素,香港經濟亦面對不少挑戰。因此,民建聯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期望,便就着「振經濟」和「惠民生」兩大範疇,提出合共88項建議。筆者在此選取一些重要建議作簡介。
香港雖已擺脫疫情、步入復常,惟面對環球和本地持續加息,以及地緣政治等大背景,營商環境面對不少困難。因此,我們建議特區政府在提振經濟方面,必須靈活應變,有序地「減辣」,穩定市場信心,包括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提振香港股票市場的活力,以及減低住宅物業交易印花稅,提升市民信心。長遠而言,應繼續進行金融改革,強化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多管齊下推動本港經濟多元化,以及推出更積極搶人才,搶企業等政策。
推動新能源 發展深度遊
近月,無論從成交額,以至企業來港上市的數量,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都受到挑戰,政府必須重視。因此,我們其中一項建議是特區政府應結合當前形勢,致力對外推介「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的交易模式,特別是不少海外地區與國家的雙邊貿易,已採用人民幣結算,而石油人民幣亦正在國際間形成,這些地區或國家將手持大量人民幣,需要投資出路,而雙櫃台的交易模式便有助它們將人民幣資金投資於港股,達致雙贏。
近年,不少城市都以推動新能源交通產業作為振興經濟及促進消費的主要項目,我們認為,特區政府亦要加速推動有關政策,包括延續電動車「一換一」計劃首次登記稅寬減,以及積極在香港引入國家標準規格的電動車充電設備,吸引更多國產電動車來港銷售。此外,內地電子商務發展成熟,被譽為國家數字經濟時代下規模最大的行業,惟本港電商遲遲未能壯大,更好把握國家新零售時代的機遇。本港商經局宜就此設立電子商貿發展專員一職,專責與內地相關部門對接及交流,並同時主動向中央爭取擴大國家《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覆蓋更多具有香港知識產權認證的產品,藉此擴大本港跨境電商業務。
旅遊業作為本港核心產業,在提振本港經濟及帶動其他行業的功效不言而喻。特區政府面對疫後新旅遊模式,必須推動更多創意旅遊,包括支援本地導賞團,發展時下熱門的「深度遊」,向旅客講解本地文化之餘,亦能提高軟實力;同時推出具文體元素的市集經濟及夜經濟,以及利用在本港舉辦的各項國際盛事,打造香港「超級盛事月」活動,吸引及擴大客源。
除鞏固現有經濟產業、推展更多新行業及創科發展之外,人才是所有發展的重要資源,故此特區政府應繼續推動各項「搶人才」政策。我們認為,為增加人才的新來源,可在不影響本地學生的入學率的情況下,容許大專院校根據其情況向教資會申請錄取更多非本地生;而要更好地留住人才,需顧及其置業需要,增強歸屬感。我們建議將適用於各項輸入人才計劃的住宅印花稅(超出第2標準從價印花稅以外部分),徵收形式由「先徵後退」改為「先免後補」,吸引外來人才長久留港發展。
減稅留人才 完善醫療機制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亦要適切回應市民對住屋、教育、醫療及養老等的關注,制定惠民舉措。在完善房屋政策方面,除上述「減辣」物業印花稅之外,我們建議進一步落實本地首置者優先政策,豁免真正首置者全數住宅物業印花稅,樓價上限1000萬元。同時提升本港居住質素,包括在5年內取締劣質劏房,以及將居屋供應量訂為每年1.5萬個單位,協助市民上車置業。
香港與不少已發展的城市一樣,面對低生育率及人口老化的挑戰,我們建議制定鼓勵生育的政策,為有意生育婦女提供醫療資助、向僱主推廣五天工作制和彈性上下班時間,以及設立「新生嬰兒津貼」,一次性地為新生嬰兒及孕婦提供1萬元及2萬元的津貼。此外,擴大醫療券在大灣區的使用範圍至三甲醫院以外的合資格門診或診所,以及逐步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應對長者對中醫服務的需求。(圖源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