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樂施會昨發表報告,指香港最新貧窮率達20%,比較最貧窮和最富裕的住戶收入,疫前疫後差距由34.3倍擴至57.7倍,情況令人憂心。而弔詭的是,統計處昨公布最新失業率,連續兩月維持2.8%近乎全民就業,作為疫下重災區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更媲美疫前最低水平。某程度上,這表明今日香港貧窮問題更多屬於「結構性」,非僅靠經濟因素就可處理。所以,當局必須精準施策,弄清「真貧窮」是誰,再更針對地「真扶貧」。
這份報告全面觀察了香港貧窮狀況。低於住戶收入中位數50%的貧窮人口,較疫前增加8.87萬人,貧窮率增加1.7個百分點。按家庭月入中位數十等分計算,第一等分(最貧窮)月入只有2300元,較疫前大減34%;第十等分(最富裕)月入則達13.26萬元,同期雖僅微增1.7%,但實際增了1.26萬元,卻足以擴闊貧富差距。
然而,這頗大程度是人口老化下的新趨勢。以收入為貧窮的量度單位,當缺乏職業收入的長者增加,貧窮率難免水漲船高。在逾136萬貧窮人口中,非經濟活躍人口佔逾110萬,即約81%;較疫情前後,其超過10萬人的增幅,甚至高於整體貧窮人口所增的8.87萬;按年齡劃分的話,唯獨50歲以上的貧窮人口增加,其中65歲以上更增逾12萬或30%,其餘青壯年人口則一律減少。
因經濟問題而變窮固然不能忽視,但老齡化的結構性影響更應加強認知與應對。貧窮人口裏的失業人數有4.76萬人,數字不少。不過,因應失業率持續向下,失業人口由疫情最高峰的逾26萬人,減至最新約11萬人,創2019年初以來最低,相信有助紓緩相關貧窮問題。看報告,長期失業問題也明顯改善,譬如失業6個月以上的貧窮失業人口,就從3.68萬減至1.48萬。即使是在職貧窮人數,亦較疫前減約10%;須留意,其收入偏低未必原因負面,因有40%在職貧窮人口的每周工作時數少於35小時,裡面並有84%為自願的——這會不會顯示是人口老化下退休後再就業(兼職)的新趨勢?
人口老化乃香港「灰犀牛」隱患,怎好?鼓勵長者再就業當是一條出路,不單有利他們增加收入,還有助解決本港勞動力減少問題。日本65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超過25%,長者佔全部勞動人口的比率亦超過13%,反觀本港這兩個數字只有13.7%和5.6%,意味大有上升空間以適應新老化常態。另有鑒貧窮長者愈來愈多,醫療、房屋、福利等政策亦須與時並進,如提高監控長期慢性疾病的效率、增加長者院舍等。
社署昨公布最新綜援統計,8月底的領取個案總數約20.3萬宗,較疫前同月減約9%,反映根據綜援定義、需要政府支援的貧窮人口亦見下跌。精準扶貧亦包括了全面扶貧,長者問題不能忽視,其他貧窮社群亦然。
新屆政府甫上場已成立四小組,其中針對處理跨代貧窮問題,如開展共創明Teen計劃、推動告別劏房等,成效漸顯。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夠再下一城,切實做好任重道遠的扶貧、脫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