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縱橫】中國經濟夠硬淨 無限風光在險峰

【經濟縱橫】中國經濟夠硬淨 無限風光在險峰

責任編輯:蔣璐 2023-09-25 09:14:2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日前,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8月份國民經濟形勢,與去年和今年頭7個月數據相比,經濟並非「形勢一片大好」,卻呈現進一步回升的態勢。

    內地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0.5%。製造業增長5.4%;太陽能電池、服務機器人、光電子器件產品產量同比增長77.8%、73.7%和29.9%。8月規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1.1%和29.9%,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3.8%,充電樁產量增長17.4%,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77.8%。8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8%,比7月加快1.1%;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1.5%,增速比7月加快。創新成為實體經濟增長的動力,也預示中國經濟有能力保持持續較快的增長。

    受全球消費萎縮影響,今年前8個月,中國貨物貿易出口額約15.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8%;進口11.6萬億元,下降1.3%。按美元計價,出口2.2萬億美元,下降5.6%;進口1.7萬億美元,下降7.6%。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佔15.2%的外貿總值;對東盟出口2.4萬億元,增長2.8%;自東盟進口1.71萬億元,與去年同期大抵持平。按美元計算,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5912億美元,同比下降4.8%;出口3449億美元,下降3.6%;進口2462億美元,下降6.3%。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值12.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6%。外貿形勢依然嚴峻,需要促進多方位對外貿易;而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形勢,未來恐難複製。

    內地消費比預期強

    8月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0.31%,顯示消費和經濟總體回升。其中商品零售增長3.7%,餐飲收入增長12.4%,內地商品供應充裕和電商平台造成的競爭等是造成商品零售增長較慢的原因,而餐飲收入增加則對穩定城鎮就業形勢有利。8月CPI增長0.1%,比7月改善;消費比預期強,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近月密集推出的減息、降首付和鬆綁限購等鼓勵了買家入市,能抑制樓價繼續下跌,對穩定樓市預期和信心起到積極作用。但內地樓市依舊供過於求,顯示樓價偏高和存在泡沫,樓價不可能不調整。事實上,密集出台的新措施對內地二手房市場影響非常有限。若希望通過樓價調整來壓縮泡沫和實現供求平衡,但又不能讓樓價跌勢過急,今後還須反覆出台密集的利好樓市措施。

    內地首8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跌8.8%,降幅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首8個月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也降至6.4%。今明兩年,中國經濟仍須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來帶動。而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7%,比7月上升0.4%;今年經濟增長欲達標,恐怕仍須利用宏觀經濟政策來實現。

    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相輔相成

    今年首8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一成。主要原因是去年4月起,開展大規模增值稅退稅,因而今年增值稅便同比增長超過七成,全國稅收收入則增長12.9%,反映了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的局面。1至8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萬億元,同比增長3.8%,對擴張需求起到積極作用。

    首8個月的經濟數據是正面的,讓中國今年經濟走勢進一步明朗化。同時,也反映中國正順利開展產業轉型升級,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國際需求和內地樓市疲弱情況下,中國內地需求依然穩中有進,較許多人的預期為好。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達標,實質增長可能比美國高出3%。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低,美元計價的中國GDP與美國的差距仍可能擴大,卻是相對次要的。不爭的事實是,中國經濟仍未到頂。即使以美元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必然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經濟縱橫】中國經濟夠硬淨 無限風光在險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