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見證歷史!10萬億巨頭重大宣布

見證歷史!10萬億巨頭重大宣布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09-25 17:46:35 來源:中國基金報

 國際金融巨頭在華布局又有新動作!

 9月21日,由摩根士丹利全資控股的摩根士丹利基金舉辦了啟航慶典,「全球智慧 全心為你」的全新品牌理念也同步發布,這意味着完成了股權變更後的摩根士丹利基金邁入新征程。

 據悉,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負責人邁樂文(Michael Levin)、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首席運營官兼摩根士丹利基金董事長高傑文(Todd Coltman)、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運營官侯傑明(Jeremy Huff)、摩根士丹利基金總經理王鴻嬪出席了本次活動。

微信图片_20230925174828.jpg

微信图片_20230925174832.jpg

微信图片_20230925174835.jpg

 在慶典活動中,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負責人邁樂文(Michael Levin)表示:「摩根士丹利已深耕中國市場近30載,扎根中國資管市場亦有15年之久,今天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全新啟航,再一次印證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首席運營官兼摩根士丹利基金董事長高傑文(Todd Coltman)表示:「為了實現今天這一里程碑,摩根士丹利在全球和國內超過200位同事通力合作,歷經2年多的時間,確保在實現全資控股後,摩根士丹利基金能夠完全融入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及整個摩根士丹利集團,充分發揮集團的全球經驗與實力,更好地服務每一位客戶。」

 摩根士丹利基金總經理王鴻嬪透露,未來,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將為摩根士丹利基金提供更多全球視野下的資源支持和經驗參考,我們期許為國內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帶來更多的選擇,提供國際化水平的金融服務,幫助投資者收穫美好未來。

 從中外合資到由摩根士丹利全資控股的華麗轉身,摩根士丹利基金將會迎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堅守,未來將如何發揮「全球智慧」,「全心」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

 里程碑:見證金融對外開放

 回顧摩根士丹利基金的股權更替歷程,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

 21世紀伊始,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證券業也隨之逐漸拉開了對外開放的大幕,允許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成為摩根士丹利在華合資公募基金公司。

 2017年,財政部宣布國內基金公司控股權外資持股比例放寬至51%,三年之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摩根士丹利也從2019年開始分步提升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持股比重,持股比例上升至44%,成為相對控股股東,同時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註冊資本增至2.5億元。2020年,摩根士丹利在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9%。

 202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今年2月,證監會批覆核准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股東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受讓原股東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與深圳市基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全部股權,標誌着摩根士丹利及其投資管理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戰略版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6月,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記者留意到,股權交割完成後不久,摩根士丹利馬上拿出真金白銀支持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業務發展。日前,摩根士丹利基金將註冊資本從2.5億元人民幣提升到6億元人民幣,增資幅度高達140%,是今年行業目前最大一筆增資。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與彈性,中國資產管理市場體量大,且仍在持續高速增長,隨着產品線的豐富和完善,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業務占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全球業務的比重也有望逐步提升。

 事實上,隨着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強勁增長以及A股市場獨特性的不斷提升,對於國際金融服務機構來說,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是不可忽視的機會。有觀點認為,中國家庭金融資產將以7.6%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從2022年的人民幣231萬億增長至2030年的約420萬億。而隨着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服務機構深度參與到國內的資產管理行業,與本土的資管公司同台競技,也將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豐富的產品選擇。

 謀變:發揮全球智慧

 開啟嶄新征程的摩根士丹利基金將有哪些新變化、新打法?這或許需要從其股東方摩根士丹利說起。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前身屬於摩根財團,1933年大蕭條結束後,美國「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出台,摩根財團分拆成兩大金融巨頭——J.P. Morgan和Morgan Stanley。1935年成立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已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業務範圍涵蓋投資銀行、證券、投資管理以及財富管理。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2023年二季度淨利潤為134.5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31.32億美元,在全球經濟回落的背景下依然實現了難得的逆勢增長。

 負責資產管理業務板塊的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於1975年成立,投資足跡覆蓋了全球25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超過1300位投研專家,提供全方位的策略和廣泛的產品體系。截至2023年6月末,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已達1.4萬億美元,是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為數不多的萬億美元「俱樂部」之一。在全球資產管理市場擁有48年經驗的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無疑將為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入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和豐富經驗,也為國內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配置提供更多的選擇。

 記者注意到,摩根士丹利基金已獲批QDII資格,並在2023年7月獲批了1.2億美元的額度。據了解,摩根士丹利基金海外產品的布局,將結合全球經濟景氣程度、貨幣穩定性、企業盈利情況等多種因素,尋求具有投資潛力的市場,同時擬通過投顧合作充分撬動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全球豐富的投研資源,發揮其橫跨全球市場的綜合投資管理優勢,為中國投資者提供國際化水平的專業服務和優質的全球資產配置產品。

 在全球責任投資領域,不得不提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其旗下的ESG投資領先品牌 Calvert是美國首批成立、目前規模最大的責任投資機構之一。專注責任投資超過40年的Calvert,更於晨星ESG 實踐程度評級中,兩度獲得「領導者」(Leader)等級的最高榮譽。

 事實上,推動責任投資的本土化落地,摩根士丹利基金早在2018年就率先開展了中國本土 ESG投資研究,希望挖掘更具前瞻性的投資機會。作為國內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PRI)組織」的第八家公募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已將ESG理念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並成立 ESG主題產品,不斷推動可持續投資理念的傳播和實踐。摩根士丹利基金透露,未來也將繼續引進集團海外成熟ESG投資經驗,推出更多適合國內投資者的ESG投資產品。

 不變:走難而正確的道路

 資產管理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要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堅持做雖難但正確的事。摩根士丹利全資控股為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入新的生命力,事實上,「做難而正確的事」一直刻在這家公募機構的基因里。

 在產品線建設方面,摩根士丹利基金深耕主動權益、固定收益、量化權益、多資產組合4大核心產品主線,並拓展特色產品,比如前瞻布局了可持續投資等新興投資領域。回望發展歷程,濃厚的風險管理文化已經根植到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土壤里,始終堅守在資產管理行業的本質,主動規避了曾經盛極一時但隱含弊端的通道業務、分級基金、保本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內部人士坦言,當時公司內也進行過反覆的論證和多輪的探討,最後依然決定不參與布局此類產品。雖錯失了管理規模短期內快速增長的機會,但在摩根士丹利基金看來,減少風險暴露、堅持走可持續的發展路徑,不僅利於公司長遠發展,對維護投資者利益也大有裨益。

 評判一家公司的價值觀,除了看它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看它做了什麼。在中國市場紮下根的摩根士丹利基金,不求快而求穩,不求全而求專,抵擋住了一次又一次誘惑,始終將風險管理放在首位。摩根士丹利基金總經理王鴻嬪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外資機構注重風險,並非因為他們是預言家,只是因為他們的經驗稍多一些。他們深知,只要碰到一個無法承受的風險事件,之前所有的獲得就會付諸東流。在她看來,「這種做法可能短期不精彩,但長期可靠,就像『龜兔賽跑。』」

 資產管理行業的另一大核心競爭力,無疑是投研團隊的鋪設,摩根士丹利基金同樣選擇了一條雖難但正確的道路。打造明星基金經理所帶來的規模增長效果顯然會更快一些,但摩根士丹利基金卻將「建設明星團隊」放在更優先的位置。「是否可長可久」始終是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層決策的重要因素,他們認為,構建成熟的投研體系、整合規範而有效的流程,發揮團隊作戰的優勢,才能讓團隊走得更遠,才能更好地為持有人履行「受託責任」。

 以主動權益團隊為例,摩根士丹利基金分為消費、科技、周期三個小組,各個組的績效,不只是考核自已管理的基金,還有對其它基金的貢獻。各個組的研究員,也要面對其它基金經理的考核。這使得投資體系更加紮實,更加系統化。同時,根據基金經理的從業背景、優勢、風格,與產品進行配對,對於風格均衡的基金經理,除了發揮自身優勢,還能夠集眾之長。另外,為了讓研究員與基金經理更好地協作、增進互信,基金經理會同研究員一起進行行業研究,並在公司內部進行研究成果的共享,能夠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研究成果轉化為投資績效的效率。

 前路:慢即是快

 2021年開始,摩根士丹利基金陸續在河南丹江濕地保護區、內蒙古赤峰市超過50畝荒漠化土地上累計種植了5000棵樹苗,倡導可持續理念,力所能及地回饋社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風雲變幻的世界金融市場,更是需要有百年視野和審慎策略,才能抗住「黑天鵝」以及「灰犀牛」的衝擊。

 從合資到全資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在中國公募基金市場已經扎根了15年,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不斷加碼的投入似乎也透露出其對中國市場的樂觀判斷。無論是布局中國市場,還是持續深耕資產管理行業,這家全球金融巨頭似乎深諳「慢即是快」的意義。未來,摩根士丹利基金將如何乘風破浪,全心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國際化水平的服務,將備受市場關注。

責任編輯:朱劍明 見證歷史!10萬億巨頭重大宣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