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昨日發布《2023 年香港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調研》。調研顯示,自 2013 年推出《ESG 報告指引》以來,香港聯交所不斷審視其 ESG 框架和細則,推動發行人就 ESG 事宜做出高質量披露,促進上市公司在 ESG 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進程。進入《ESG 報告指引》實施的第十年,香港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已經進入全新階段,日益完備和成熟;聯交所 ESG 規則和指引亦不斷演進發展,日趨嚴格和健全。
所有議題ESG披露均趨成熟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此次調研結合2021 版《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簡稱《ESG 報告指引》)《氣候信息披露指引》及最新氣候信息披露諮詢文件等香港聯交所 ESG 相關文件,針對已經刊發 2022 財年 ESG 報告的香港上市公司,按照恒生行業分類系統的 12 個一級行業分類,從各行業抽取共 300 家香港上市公司,從 ESG 報告整體披露、強制披露規定、環境範疇管理與披露、社會範疇管理與披露等維度對披露的 ESG 報告展開深入研究,以期為香港上市公司、或計劃赴港上市公司的 ESG 實踐、管理與披露提供參考借鑑。
羅兵咸永道中國 ESG 可持續發展披露和管理諮詢主管合夥人余潔雯介紹:「調研發現,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對 ESG 管理和披露日益重視,在現行的聯交所披露要求下,多數 ESG 報告的結構和內容已趨於完善。在監管要求顯著升級的背景下,香港上市公司可考慮向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提供更豐富的 ESG 信息,ESG 報告將助力香港上市公司的 ESG 實踐,將 ESG 議題融入企業整體目標與戰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價值。」
根據調研結果,就披露程度而言,樣本企業 ESG 報告中所有《ESG 報告指引》議題披露都趨於成熟,上市公司 ESG 報告披露完備度日益提升;其中,社會範疇議題披露成熟度最高,已達 90%。羅兵咸永道中國 ESG 可持續發展披露和管理諮詢合夥人徐曉宇表示:「議題披露質量的提升顯示出香港上市公司 ESG 披露已超越合規的基本要求,向更高維的 ESG 管理目標、更系統的 ESG 管治、更深入的 ESG 管理和更優異的 ESG 表現邁進。」
2023 年 4 月 14 日,聯交所發布諮詢文件以徵詢市場意見,建議強制所有發行人在其 ESG報告中披露與氣候相關的信息,以及推出參考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ISSB)氣候相關披露準則的新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要求,並擬將作為香港上市規則附錄 27 的 D 部分引入上市規則。聯交所建議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規定涵蓋管治、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四大核心支柱,並詳細列出氣候披露要求。
助力氣候變化應對
調研發現,多數樣本企業已於報告中針對聯交所現行 ESG 相關指引所涉及的溫室氣體範圍1、範圍 2 排放量等氣候相關指標開展披露;對於範圍 3 排放數據、過渡至低碳經濟的轉型計劃等擬新增指標,樣本企業披露程度可進一步優化。由於範圍 3 排放量核算工作量相對較大、核算基礎相對較弱,所能搜集的數據完整性、收集到數據的數據質量等方面都存在挑戰,羅兵咸永道建議上市公司盡早着手準備相應披露。
隨着供應鏈 ESG 風險加速顯現,供應鏈可持續性備受關注。聯交所《ESG 報告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供應鏈管理相關慣例,並特別強調綠色採購慣例和供應鏈 ESG 風險識別等,以引導上市公司的供應鏈 ESG 管理實踐。調研指出,已逾 92%的樣本就有關管理供應鏈環境及社會風險的政策進行了披露,79%已披露相關執行及檢查的一般做法, 76%已披露採購過程中的考量因素。
羅兵咸永道中國 ESG 可持續戰略與運營主管合夥人鍾曉揚表示:「羅兵咸永道《第 26 期全球CEO 調研中國報告》的調研顯示,52%的中國內地和香港 CEO 認為其公司供應鏈在未來 12 個月在很大或極大程度上受到氣候風險的影響。隨着監管環境趨嚴和氣候風險加劇,完善供應鏈ESG 風險的識別機制,對供應鏈的環境、社會和管治影響進行管理,將有助上市公司在 ESG合規基礎之上,長足打造可持續供應鏈,提升組織韌性。」
此外,調研還就香港上市公司 ESG 管理提供了綜合建議。首先,聚焦實質,系統開展ESG 管治,健全 ESG 管理體系,完善包括 ESG 風險管理在內的 ESG 流程和內部控制,有效監督目標進度,並持續優化 ESG 報告機制與報告質量,縱深推進 ESG 管理;其次,應時而動,科學開展碳排放核算、氣候風險與機遇識別評估、氣候情境分析、碳目標制定等,將氣候風險納入公司風險管理框架,並藉助外部力量積極開展碳管理相關事宜,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再次,唯韌不斷,重視供應鏈 ESG 風險,加強對供應鏈 ESG 事宜的評估、管理和監督,注重探索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體系,增強供應鏈可持續性;最後,數字賦能,藉助數碼化工具提升 ESG 報告、碳排放數據管理等事宜的效率,持續監測 ESG 指標趨勢,有效支撐 ESG 管理決策,促進 ESG 數碼化轉型。(記者 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