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搭載着13.3萬噸煤炭的利比里亞籍「海蘭帕克」輪,安全平穩地靠停在北海碼頭鐵山港作業區1#泊位。據悉,這是繼北海碼頭鐵山港作業區15萬噸級船舶靠泊仿真模擬試驗研究順利通過評審後,成功接卸的又一艘大型散貨船舶,標誌着北海碼頭實現常態化接卸載重噸為15萬噸級的船舶,正式邁入「大船時代」。
聯學共建活動 (圖片來源於付秋明、陳石友、李煥棟)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搭載煤炭的大型船舶通過北部灣港完成進口,為了滿足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常態接卸15萬噸級的主力船型,北海碼頭積極協調海事、引航等單位,與科研機構共同開展大型散貨船舶靠泊仿真模擬試驗。與此同時,北海碼頭還堅持與引航、科研單位共同舉辦聯學聯建活動,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的融合,經過多次研討論證,最終順利通過評審,助推鐵山港作業區具備靠卸15萬噸級船舶的能力,實現港口靠泊作業能級從「10萬噸+」到「15萬噸+」的躍升。
隨着「海鷗」輪、「海蘭帕克」輪等先後安全高效地停靠在鐵山港作業區,北海碼頭今年累計接卸的載重噸為15萬噸級的船舶達6艘次,為腹地市場主體構築高效便捷的進出口服務平台,形成西南陸海產業鏈、供應鏈有機銜接的節點港,使其作為廣西北部灣港中,第二個實現常態化接卸15萬噸級船舶的港口地位更加牢固,為包括臨港工業、桂東南地區在內的廣大企業開闢一條綜合運輸成本更低、中轉效率更高的物流通道。
煤炭卸船作業 (圖片來源於付秋明、陳石友、李煥棟)
據了解,該船長289米、寬45米、吃水15米,甲板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籃球場,是名符其實的「海上巨無霸」,一次就能夠將一座小礦山運送到港。今年以來,北海碼頭已8次刷新煤炭單船卸率的歷史紀錄,最高達每天7.86萬噸,鐵路發運能力達每天15列。
此外,北海碼頭的煤炭接卸量增量明顯,1-9月實際完成544萬噸,同比增加44%,為腹地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貿易「活水」,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活力。(馨瑤 彭萬妮)
頂圖:煤炭卸船作業 (圖片來源於付秋明、陳石友、李煥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