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中央於落馬洲河套區援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為物盡其用,醫管局於今年4月起展開「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令非緊急病人輪候時間由逾30個月大減至9.5至12.5個月,為進一步善用資源,局方將擴展4個服務範疇,包括放射科原有的電腦掃描外,新增顯影電腦掃描造影及超聲造影、內視鏡檢驗、微生物化驗室、住院睡眠測試。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醫生表示,由4月21日至9月30日應急醫院共處理了3266個電腦掃描,1218個磁力共振,比預期服務量為多,磁力共振服務更達飽和,連同已預約服務,至今年底將共處理8000個個案;截至9月30日,參與先導計劃照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的非緊急病人,由原本要輪候超過30個月,縮短至9.5至12.5個月。
冼藝泉續稱,放射科已於8月啟用第二部電腦掃描造影機,增設顯影電腦掃描造影服務;12月將新增超聲造影服務,每日服務18名病人。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視鏡檢驗部部門主管葉偉文醫生表示,10月31日起將推行「內視鏡服務先導計劃」,透過日間服務接受18至70歲的非緊急病人,病人來自家庭醫學部及專科門診轉介,各聯網病人自願參與。院方在上水、元朗等地設有接駁巴士,醫生會即時向病人解釋檢查結果,再由病人所屬醫院跟進治療。
新界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周芷瑩醫生表示,應急醫院本身有一批由中央支援的先進化驗儀器,為物盡其用,10月3日已成立微生物化驗室,提供多重耐藥性菌類篩查;預期初期服務量每月2500個樣本,至明年4月起會達到每月6000個樣本。
此外,為善用院內10間具獨立洗手間的單人病房,本月底起增設留院睡眠測試服務,每周提供40個測試名額。
冼藝泉指出,醫護人手由各聯網借調,暫時難有固定團隊,局方會給予偏遠地區工作津貼,由於應急醫院以日間服務為主,不用值夜班這一點對某些醫護人員有一定吸引力。
2022年初,香港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批准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援建應急醫院和方艙設施,幫助香港渡過難關。兩萬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用了46天興建了這所呼吸科傳染病專科醫院,提供1000張負壓床位(包括100張ICU病床)、3間手術室和放射科、檢驗科、中心供應室、輸血科等醫技設施,以及藥庫、空壓機房、氧氣站、洗車間、垃圾暫存間、負壓牽引泵房、污水處理站等配套設施。(文:李銘欣 / 圖:崔俊良)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擴展服務。
應急醫院本身有一批由中央支援的先進化驗儀器,新成立的微生物化驗室,提供多重耐藥性菌類篩查。
(左起)新界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周芷瑩醫生、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醫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視鏡檢驗部部門主管葉偉文醫生。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內視鏡檢驗部部門主管葉偉文醫生(右二)介紹擴展服務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