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第三季報52.9,按季升2.9點。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昨表示,GBAI連續兩個季度錄得出乎意料的佳績,反彈速度令人驚喜。該行認為這是強烈信號,表明企業在第二季度受挫之後正在回穩,甚至開始重新加速。展望未來,當局政策刺激措施將是加強和延續復蘇的關鍵。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連續兩個季度錄得出乎意料的佳績,反彈速度令人驚喜。
香港今年經濟有望增長4.3%
渣打調查認為,暑假需求旺盛,以及國家早前幾輪政策放寬,對企業營商信心產生了提振作用。劉健恒預測,香港經濟復蘇趨勢持續,今年全年有望增長4.3%,高於政府預測的4%至5%的下限,亦意味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香港經濟增速最少可達5%至6%。
城市表現方面,核心城市廣州和深圳在現狀指數表現較佳,受惠於內地恢復通關提振。所有城市和行業的預期子指數均在中性線之上。
行業方面,「創新和技術」和「零售及批發」的現狀指數居於前列,當中「創新和技術」的現狀和預期指數的反彈幅度最大,分別按季升15.1點和6點,而「金融服務」的預期指數也較第二季度有所改善,幾乎與「零售及批發」一樣強勁。
內地5%增長目標料可實現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現狀指數進一步分析顯示,8個現狀指數中,有6個按季有所改善,反映反彈的規模全面;「產能利用率」是唯一比上一季度回落且維持在50以下的子指數。
按季相比,「生產/銷售」與「新訂單」的升幅最大,(皆上升5.4點);兩者與「利潤」同列前三位。這3個子指數比「固定資產投資」和「融資規模」等更能反映當前的業務表現,其表現較佳,進一步支持實際經濟活動已開始復蘇的說法。
她續指,預期指數反映企業審慎樂觀,子指數中「利潤」(60.8)、「生產/銷售」(59.9)和「新訂單」(59.4)位居前列,顯示着進入第四季度,這3個子指數的上行勢頭將進一步增強。數據支持先前的預測,即中國內地今年將可實現其5%左右的全年增長目標。
不過,「原材料庫存」(52.4)和「融資規模」(51)不但表現欠佳,而且低於相應的現狀子指數(分別為53.1和51.9),與「固定資產投資」(53.0)位列最後三位。鑒於這3個子指數通常是反映長期商業信心的較佳指標,三者表現欠佳則是提醒進入2024年,商業信心要全面恢復到疫情前的強勁水平,仍會面臨挑戰,因為結構性(例如房地產市場疲弱)和外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料人行將增加市場流動性
范婉兒又指,第三季度的信貸現狀指數(48.9,之前為49.3)和預期指數(50.9,之前為51.6)均轉差。惟當中「銀行融資成本」現狀和預期子指數均較上一季度略有改善,反映了近期降低企業借貸成本的政策措施,包括6月和8月的減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寬鬆政策迄今未能使其他信貸子指數上升。與上一季度相比,「非銀行融資成本」和「銀行對於借貸的態度」的現狀指數跌幅最大(分別跌3.9點和2.4點)。兩者的預期指數表現也好不了多少,其中「非銀行融資成本」為44.6(低於現狀指數的45.6;指數低於50意味着成本上升),排在末位,而「銀行對於借貸的態度」在子指數中跌幅最大(跌4.1點),降至50.8。
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沒有快速改善的情況下,渣打認為,還有進一步放寬的空間,並估計人民銀行將分別在本季度和明年首季度再次下調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每次10個基點。該行也預計,存款準備金率將於明年首季再次下調25個基點,以為未來信貸增長創造充足的流動性。
此外,渣打亦指出,現金流方面的情況同樣好壞參半,先前提到的短期業務表現改善,並未轉化為更佳的「應收帳款周轉率」(現狀指數維持在48.9不變,預期指數降至54.7,下跌1.9點)。「盈餘現金」的預期指數也從60.0下降至58.1,但現狀指數則從先前的51.2提高至54.3;最重要的是,「盈餘現金」的現狀和預期子指數仍然遠高於其他子指數,顯示目前現金流壓力不大。這也解釋了之前提到的整體融資需求疲弱情況。(記者 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