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太平洋島國媒體記者來到山東聊城採訪

太平洋島國媒體記者來到山東聊城採訪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10-25 16:53:2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聊城被譽為「江北水城」,擁有「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獨特風貌;藍色的南太平洋上,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如同一串串珍珠撒在廣闊海面上。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聊城便積極行動,與太平洋各國深化交流、攜手前行。在兩地藍天碧水的見證下,雙方來往愈加頻繁,友誼愈加深厚。

    10月16日,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暖意融融、氣氛溫馨。當日,應聊城大學、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邀請,來自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湯加、瓦努阿圖的7名媒體朋友來聊參觀訪問。他們身着太平洋民族服飾「布拉衫」,與研究中心濃濃的太平洋風情十分契合。「Bula(斐濟語你好的意思)……」中心秘書長張勇、研究員倪鵬一聲地道的斐濟語問候,讓斐濟瑪宜電視台總監斯坦利·辛普森滿臉驚喜,雙方的距離隨即被拉近。「我們中心的大門是海藍色的,並在門口不遠處仿製了南太平洋風格的建築『法雷』……」在倪鵬流利的英文講解下,外賓們更加驚喜地發現,萬里之外的聊城也有一塊很像家鄉的區域。「聊城,也有我們的家……」大家紛紛表達心聲。

圖片1.jpg

    「歡迎太平洋島國媒體記者來到聊城,來到聊城大學。」當日上午9時30分許,充滿太平洋風情的會議室內,歡迎儀式正式開始。聊城大學黨委副書記房增福介紹了聊城大學發展史和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服務社會的情況。「希望能與太平洋島國記者加深交流合作,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和關注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事業,為推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同時,也歡迎島國學生到聊城大學來留學。」房增福的致辭讓大家對聊城大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歡迎儀式上,來自基里巴斯的聊城大學留學生霍·波赫向參訪團介紹了自己在聊城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對聊城大學領導和老師長期以來的幫助表示感謝。

    近年來,聊城市着力打造中國北方對接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支點城市,聊城大學在太平洋島國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基於此,2022年4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以下簡稱「氣變中心」)在聊城市成立,由聊城市政府和聊城大學共同運行,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首個多邊合作平台,旨在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作出更大貢獻。座談會上,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主任兼氣變中心執行主任陳德正教授向記者團介紹了一年來氣變中心所做的主要工作。「中心成立以來,接待了多個島國高訪團,舉辦了多場友好交流活動,多次舉辦應對氣候變化高端對話會、高層次學術會議,舉辦了兩次應對氣候變化培訓班,與南太平洋大學、薩摩亞國立大學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和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大氣環境分析與源解析實驗室和氣象站,開展了面向太平洋島國的小型氣候援助項目……」

圖片2.jpg

    參訪團成員驚喜地說:「沒想到聊城有專門研究太平洋氣候變化問題的中心,我們對此表示十分感謝。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聊城大學是十分有情懷的學校,回去後,我們要通過各自的媒體平台,把聊城為太平洋島國作出的貢獻告訴當地人民。」簡短的儀式結束後,雙方還互贈了寓意滿滿的禮物。中心為每位友人贈送了意境優美的國畫、製作精良的筆筒。外國友人為聊城大學贈送了具有當地圖騰象徵和美好祝願的樹皮畫。「Thank you very much!」「期待你們到我們太平洋島國參觀。」此刻,會議室內,雙方的友誼進一步升華。

    儀式過後,參訪團還前往聊城市水務集團污水處理公司、山陝會館、光岳樓、東昌湖等地參觀採訪,在現代企業里觸摸城市發展脈搏,在千年古城中探尋歷史印記,在煙波浩渺中邂逅水城秋景。(記者 孫珂)

責任編輯:嚴燕紅 太平洋島國媒體記者來到山東聊城採訪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