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瞭望】如何看待「跌跌不休」的中國股市?

【經濟瞭望】如何看待「跌跌不休」的中國股市?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1-06 20:51:3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中國A股市場的表現令到許多中國投資者大失所望,有人說,30多年過去了上證指數還在上演3000點保衛戰。的確,從股市指數表現來看,多年來無論是上證綜合指數還是深圳成份指數上漲幅度都很有限,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則是跌多升少。很多投資者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宏觀經濟韌性十足、穩中有進,但A股市場卻像是一塊飛地,表現差強人意呢?其實,中國的股市有其特殊性,特別是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能再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今日的市場,中國股市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經濟形勢的變化。可以說,中國股市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經濟形勢的變化共同耦合作用,導致了當前中國股市的局面。

 首先,從市場供需關係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會發現,上個世紀90年代在A股市場創建初期的十多年時間裡,幾乎絕大多數股民都能從股市上獲得可觀收益,但最近十多年來,股民要在股市上賺錢變得越來越難,之所以發生這種變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A股市場創立之初,發行的股票數量和規模都十分有限,在當時國內缺乏其他投資管道的背景下,相當一部分被喚醒投資意識的中國人紛紛湧進股市投資,從而形成了大量資金追逐少量股票的局面,當時的股票市場總體上是股票供不應求,因而導致股票市場熱火朝天,股票價格節節攀升,進入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很容易就能夠通過價格差買賣股票獲利。時過境遷,經過近20多年來的市場急速增容擴容,如今的股票市場處於一種供過於求的局面,發行的股票多規模大,但進入股市的資金相對萎縮,越來越多的股票變得無人問津,那些原來的香餑餑股票也身價大減,行情看跌,於是乎形成了當前股市低迷不振的局面。

 其次,從中國股市制度存在的問題來分析,必須看到,中國股票市場的創立從一開始就存在着結構性的缺陷,亦即股票市場的制度設計過多地偏袒了上市公司,而對於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不足。這種存在明顯缺陷的市場制度引發了一個嚴重後果,就是相當一批上市公司純粹是為了圈錢而來,反正股市上圈錢來的容易,根本不用花精力去考慮什麼生產經營、技術創新、開拓市場,A股市場上相當一批圈錢公司的存在成為了股市上的吸血鬼,同時嚴重損害了廣大股民的利益,重創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從而嚴重損害了股票市場的信譽,給股票市場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傷害。雖然近十年來中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在不斷克服和完善,但既已造成的惡果卻遺害無窮,直接表現就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資欲望不強,投資動力不足,甚至不乏投資者撤離股市,從而導致中國的股票市場缺乏生機和活力。

 盲目跟風投資越來越少

 第三,從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發展前景來看,許多投資者特別是中長線投資者之所以進入股市,最主要的意圖還是奔着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發展前景而來。然而,令投資者普遍感到失望的是,A股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差強人意,亮點稀缺,從幾十年來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來看,一大批公司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甚至處於破產邊緣,尤其對於那些本來就不務正業企圖利用股票市場進行圈錢的公司來說,其發展前景一片暗淡,毫無希望。即便一部分有所盈利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和盈利規模也十分有限,難以激起投資者的欲望和熱情。縱觀滬深兩個A股市場,雖然上市公司數以千家,市值已達幾十萬億元,但真正業績穩定良好、成長潛力大、發展前景看好的公司並不多,顯而易見,一個普遍虧損或業績平平的上市公司群體,要吸引投資者的真金白銀或許能夠蒙蔽一時,但絕對長久不了。A股的投資者也是吃一塹長一智,正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謹慎,已經不那麼容易被忽悠而投資股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觀望,以便更精準捕捉投資對象,盲目跟風投資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在觀望,股市投資氣氛不活躍,市場低迷不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局面。

 第四,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部分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認知沒有與時俱進,存在一定的偏差。某種程度上,不完全是中國的股票市場不正常了,而是投資者的眼光和思維沒有順應形勢變化而作出調整,是用舊眼光看新市場,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股市所發生的巨大變遷。目前,在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者中,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是A股市場初創時期便進入了股市的老股民,這些投資者絕大多數都獲得了中國股市初創時期的紅利,有些人甚至獲利不斐。然而,A股市場雖然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之路,社會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批老股民的投資思維卻還停留在上個世紀90年代,帶着20幾年前的老觀念來看待當前的股票市場,在他們看來,股票指數應該不停上漲才是合理的市場表現,即便股市下跌也應該只是短期波動,很快能夠走出低谷。對於股市長期沒有大行情甚至跌跌不休心理上不能夠接受,這些老股民的投資觀念還是20年前股票供不應求時的投資思維,不能夠正確面對已經面目全非的股票市場變化,可謂不合時宜。事實上,當前中國股市的所謂低迷不振是股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正常表現,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非不正常,完全不需要什麼3000點保衛戰,A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鞏固之後,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之下,或升或跌都是市場自然運行的結果,寄望A股重回初創時期的榮景已經是不現實的事情。

 第五,從中國的整個金融投資市場格局來分析,股票市場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已經被徹底打破,從1990年上海A股市場啟動以來,不僅中國股市已面目全非,而且整個中國金融投資市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個世紀90年代初,股票市場幾乎成了中國人唯一的投資管道,國民手裡的資金都擠上這條獨木橋,顯得擁擠不堪。可以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股票市場是中國人投資的唯一選擇,擁有絕對的壟斷地位。但經過本世紀初以來房地產的大熱,以及保險市場、信託市場、理財市場、大宗商品市場、期貨市場的崛起,中國人的投資管道和選擇越來越多,而且隨着滬港通、深港通的啟動,一些具備條件的投資者還可以通過這兩個機制投資香港股市。可以說,自本世紀初以來,整個中國投資市場格局完全被顛覆,股票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如今,股票市場只是一個普通的投資市場,當房地產市場或其他理財市場有更好的收益時,自然而然,資金就會從股票市場流出,此時,股市表現不佳也就順理成章,不值得大驚小怪。還必須指出,時下不斷暴露出來的股票市場的腐敗問題,也嚴重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令當前並不活躍的股市進一步蒙上了陰影。

 總之,A股市場走到今天的局面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雖然市場不活躍甚至低迷是事實存在,但不能說是完全不正常的。不可否認,中國的股市還無法扮演中國經濟睛雨表的角色,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改善空間,但要想重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那種熱火朝天排隊買股票的景象是沒有可能性的。

 (顏安生)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經濟瞭望】如何看待「跌跌不休」的中國股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