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際觀察|「烏克蘭疲勞症」蔓延 和平曙光難覓

國際觀察|「烏克蘭疲勞症」蔓延 和平曙光難覓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1-09 23:48:22 來源:新華社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8日說,烏克蘭危機升級後,美國為烏克蘭累計劃撥的各項援助資金已被用掉了96%。

 拜登政府此前向國會申請新的援烏資金,但因遭到共和黨人反對而未能實現。據報道,美國負責監督對烏克蘭人道主義救援計劃的政府機構警告國會議員,如果不對烏克蘭輸送更多資金,基輔將面臨經濟崩潰風險。而最近民調顯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的美國人越來越少。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消耗戰」「拉鋸戰」仍在持續。歐美媒體關於「烏克蘭疲勞症」的報道日漸增多,西方民眾對進一步援烏的支持度下降。雖然美西方因巴以衝突牽扯部分精力,但它們仍準備對烏繼續援助。當前形勢下,俄烏雙方均欲繼續推進軍事行動,和平談判依舊曙光難覓。

 戰場形勢膠着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6日報道,烏總統澤連斯基向最高拉達(議會)提交了關於延長戰時狀態和總動員令的法律草案,建議從2023年11月16日起再延長90天。

 俄國防部近日通報,俄軍在庫皮揚斯克、紅利曼、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等方向擊退烏軍進攻並發動多次攻勢。烏軍總參謀部日前發布戰報稱,擊退了俄軍在庫皮揚斯克、巴赫穆特(俄方稱阿爾喬莫夫斯克)、阿夫傑耶夫卡、馬林卡、扎波羅熱等方向的數十次進攻。

 最近一段時間,俄烏雙方正在重點爭奪阿夫傑耶夫卡。該城市距離俄方控制的頓涅茨克市只有20公里,地處交通要道,對保障烏軍在頓涅茨克地區北部防線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烏軍事分析人士阿列克謝·格季曼稱,俄軍正在從阿夫傑耶夫卡南北兩翼發動攻勢,並試圖形成閉環堵住烏軍退路。目前俄軍在該方向擁有10至15倍的兵力優勢,如果俄方繼續投入大量兵力,烏軍要麼需要投入更多預備力量加強防線,要麼將被迫撤離。

 俄軍事專家鮑里斯·傑列利耶夫斯基認為,俄軍近來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加速推進且進展順利,這座烏軍經營多年的重要堡壘可能易手。他說,為保衛阿夫傑耶夫卡,烏克蘭不僅從南部前線撤回了進攻部隊,還必須從扎波羅熱方向調動部隊。該地如果失守,將是繼阿爾喬莫夫斯克失守之後烏軍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打擊。

 分析人士認為,自8月中旬以來,烏軍在各個方向的反攻逐步陷入停滯,俄軍趁勢發動進攻,但雙方均未取得顯著進展。俄方主流觀點認為,烏方反攻已經失敗,未來也無實力和資源組織新的反攻,且目前美國正忙於處理巴以衝突,烏克蘭繼續獲取美國援助並非易事。烏武裝部隊總司令紮盧日內本月初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採訪時稱,目前戰事進入了以停滯和消耗為特徵的新階段。

 西方民眾陷入「疲勞」

 目前,全球對烏克蘭危機的關注度已經減弱,美西方民眾也對曠日持久的烏克蘭危機感到疲倦。

 數月來,美國民眾對援烏支持率持續下降。蓋洛普諮詢公司此前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援助的美國人越來越少,4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在援烏方面「做得太多」;而在三個月前,這個比例還只有24%。

 澤連斯基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5日播出的一檔節目中否認戰事陷入僵局,呼籲美國提供更多軍事裝備。據報道,自烏克蘭危機去年2月升級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總額750億美元的軍事、人道主義和金融援助,但進一步援烏計劃遭到國會共和黨人強烈反對。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0日向國會申請總額1060億美元的特別撥款,涵蓋軍援烏克蘭和以色列等事項,但共和黨人把持的眾議院上周僅單獨批准了特別撥款請求中的143億美元,用以援助以色列。

 和平曙光難覓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日前援引兩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的話報道,美國、歐洲國家和烏克蘭政府正商討為結束烏克蘭危機而開啟和平談判的可能性,商討內容涉及烏克蘭為達成協議可能需要放棄什麼。

 然而,澤連斯基對此表示,美國或歐盟並未向他施壓,沒有要求他考慮對俄作出重大讓步。他強調,烏克蘭並未準備與俄羅斯開啟和談。

 克里姆林宮則多次強調,目前不具備烏克蘭局勢向和平方向過渡的任何先決條件,俄絕對優先事項是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既定目標,目前這只能通過軍事手段實現。

 美國國防部本月3日發表聲明,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價值4.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所列清單顯示,此次援烏武器包括與「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適配的導彈和火箭彈,以及155毫米和105毫米口徑炮彈、「陶」式反坦克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超過300萬發輕武器彈藥和手榴彈,以及用於打擊無人機的激光制導彈藥等。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4日訪問基輔,並與澤連斯基會談。馮德萊恩說,此行的目的是討論歐盟對烏財政支持。

 分析人士認為,從整體來看,俄烏雙方目標差距巨大,談判可能性並不大,而且美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支持的動作並未停止,烏克蘭危機的和平曙光依然難覓。(新華社記者耿鵬宇 劉愷 李東旭)

責任編輯:程向明 國際觀察|「烏克蘭疲勞症」蔓延 和平曙光難覓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