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岷江韻】一滴水

【岷江韻】一滴水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11-24 09:15:01 來源:香港商報網

    岷江從岷山逶迤而來,至宜賓,與金沙江匯流而成長江,雖僅有700多公里的流長,卻承載了中華文明、特別是古蜀文明的千年光輝。

    從先秦時期至20世紀20年代,在近2000年的煙雨歲月中,岷江長期被人們認為就是長江正源,弓槓嶺的岷江源亦即長江源。儘管明朝的大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提出長江正源應在金沙江上游之說,然歷史的沉積中岷江流動的瑰麗光華如此鮮亮,以至於徐霞客的金沙江正源說亦如虎跳峽的水汽,只在陽光的撫摸中一閃而逝,岷江不為所動。到了清代,隨着《皇輿全覽圖》繪製完成,一批地理學家以此提出對岷江源亦即長江源的異議,朝野上下各抒己見,一時間爭論十分激烈,甚至皇帝也參與其間。雖然當時已有不少人認同金沙江為長江正源的說法,然而在很多歷史學家、文化學家等的心裏,岷江仍穩坐在長江正源的寶座上。

圖片2.jpg

阿壩州境內的岷江(嚴易程 攝)

    轉眼到了20世紀,五四運動後,從英國學成歸來的地質學家丁文江遵從「河長為源」的指認,將徐霞客的金沙江正源說重新翻出,以書泛議,引起熱烈反響。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科學家組織的科考隊,首次將長江源追溯到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此後陸續探明「長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儘管如此,岷江憑藉其承載的歷史文化之悠久燦爛,在文化界、史學界的許多人的心目中,還是擁有着與「自然江源」不同的,「文化江源」的地位。

    我想,這便是一條江的文化力量,這樣的力量從每一漏水中不絕地發散出來。

    於是,我看見羽化在空中的那一羽雪花輕輕盈盈地飄落下來,着床在弓槓嶺的身體中。在那裏,她經過冰晶玉潔的千年孕育,穿過母腹的宮床滴落而下,開始她對信仰的追求和萬能的哺育。

    當她從草原流過時,馬先蒿開了、翠雀花開了、狼毒花開了,整個草原的花都開了。她把所有的「綻放」都收藏起來,把所有的色彩也收藏起來。當她流過長征英雄紀念碑時,她把英雄的精血和氣魄收藏起來,也把這條紅色路途的故事收藏起來。當她流過松潘時,她把古城的威儀收藏起來,也把茶馬互市中所有的繁盛和哈浪(上萬頭的氂牛馱隊)的景象收藏起來。在疊溪,她停下了,不是因為1933年的大地震的堰塞湖,而是因為兩個被後人神化了的人。

圖片3.jpg

流淌在高山河谷間的岷江

    嫘祖,那個居於岷山石室中的如神女子,那個嫁給黃帝的正妃娘娘,那個臨水而居、在水一方的國色佳人。是她發現了蠶,感知了蠶絲的輕柔與溫暖,知曉了蠶繭的分解與流散。是她把這隻蠶從岷山帶去中原,把這根絲牽往中原,讓迢迢遙遙的山和原有了姻親,讓長江與黃河有了共響。而另一位,我們尊他為蠶神、也尊他為行神蠶叢,其是教人養蠶的古蜀第一位國王。肇始於岷山石室,順岷江而下,在兩岸溫潤而清麗的河谷植桑養蠶。他和他的族群如水一樣四處流淌,穿越土地嶺,順今天的土門河而下,把蠶絲織成的錦繡一程程地延展到北川、江油。另一群人翻過被《山海經》譽為「崑崙聖山」的「成都山」來到今天彭州的海窩子,在那裏如水而滲。古蜀的蒂花開始含苞。上千年的蠶便在一片澤國中吐着晶麗的絲,織着城邦的夢想。

圖片4.jpg

岷江成都段的都江堰

    那滴漸次豐盈的水讓石室中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生命再一次飽滿。

    飽滿,這一滴水意味着元氣充沛的信仰和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毀滅的力量又是圖新的力量,是承載的力量又是塑造的力量,是奔騰的力量又是浸潤的力量。這力量把岷山的泥石花木、把原野的飛禽走獸、把天地的玉液瓊漿日夜不停地搬去岷山之外叫成都的地方,經過千萬年的此消彼長,一滴水的力量便鋪展成一方平原,那些吐絲結繭的蠶便進入到這廣闊的原野,不斷地把古蜀文明的花樹精雕細刻,芬芳便被太陽神鳥的羽翼播撒着,光芒便被黃金神杖的威儀輝耀着。

    寶瓶口在頌唱,青城山在傳說。

    於是,她擁着二月的麥苗、染着三月的菜花、攀上八月的稻穗,在廣袤的大地上不懈地收藏。收藏着麥香稻香,也收藏着油香菜香。這些香讓她鮮麗和嬌艷起來,擁有和嫘祖一樣的國色天香,和蠶叢一樣的磅礴偉力,和平原一樣的曠達邈遠。

    她走過松潘、茂縣、汶川,也走過灌縣、溫江、眉山,還走過樂山、宜賓、瀘州。

    在綿鹿她見過大禹,在灌縣她會過李冰,在萬春她訪過魚鳧,在眉山她看過三蘇。她穿街過巷徜徉在成都,以其圓潤的體態讓這座城市充滿柔情,以其芬芳讓這座城市充滿魅力,以其繾綣讓這座城市充滿情意,以其舒緩讓這座城市充滿閒逸。安逸得很、巴適得板成為生活的絕佳寫照。酒肆榮館、麻將撲克繚繞起世俗的縷縷炊煙。

    這樣的四季流走依然只是匯聚和內斂。直到宜賓,她被那一方彌散着濃郁酒香的福地所吸引,將自己的所有浮華通通褪去,像嬰兒那樣鮮艷明麗,猝然間發現所有的行走、匯聚和儲藏似乎只為這一念,這一念閃耀着骨質精銳的光芒,放射出力與美的無盡內力。於是,她在流走中沉靜下來、沉澱下來,一直向着熾熱的地心深處掘進,必須把自己變成火,以水的形式。她從地心中帶着那團火岩漿一樣的熱忱躍出,落身在大地的精華之中,和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交融交匯在一起,把草原的花色綻放出來,把岷山的崢嶸展示出來,把尕咪寺、青城山天籟一般的晨鐘暮鼓播放出來,嫘祖笑盈盈的來了,蠶叢雄赳赳的來了,老子來了、佛祖來了,所有的收藏都以一種力量灌注進每一粒籽實之中,發酵出山高水長的修行,釋放出海闊天空的夢幻。一滴水終於修成具有無上妙品的正果,讓世界可以隨心所欲的奇思妙想,讓天地可以為之動容的牽腸掛肚。五種糧食開拓出的錦山繡水,釀造出的瓊漿玉液,以一滴水精妙為五糧液。

圖片5.jpg

岷江與樂山大佛

    我們總是在親友相聚時以酒把歡,還常把酒戲說成水。讓我們在這滴照得見真心的水中還原本真。我們總是在敬天敬地敬山敬祖時以酒示尊,讓我們在這滴看得見神靈的「水」中尊重天地、順應山水。

    於是,我要說:只有五糧液這樣的酒,才具有草原曠達深遠的風範,才具有高原天藍地艷的遼闊。只有五糧液這樣的酒,才能飽含古蜀文明神杖一樣的權威和太陽神鳥火塘一般的溫暖。也只有五糧液這樣的酒,才能有張揚嫘祖一般流水一樣的清韻和花蕊夫人芙蓉一樣的仙逸。

圖片6.jpg

緊鄰岷江的五糧液「十里酒城」

    於是,我又說:這就是岷江的那滴水,可以染綠山川大地的一滴水,可以芬芳田野城邦的一滴水,也可以滋養生靈、溫暖人心的一滴水。

    我把這滴水獻給我的先祖,讓這滴水去告訴他們,讓他們知曉它現在真正的重量和力量。(谷運龍)

    頂圖:位於阿壩州松潘縣境內的岷江源

責任編輯:嚴燕紅 【岷江韻】一滴水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