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從李錦記品牌到國家大劇院標識 陳幼堅:穿梭在東西方之間的創作旅程

從李錦記品牌到國家大劇院標識 陳幼堅:穿梭在東西方之間的創作旅程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1-26 12:39:38 來源:新華社

 提到陳幼堅這個名字,或許有些人並不熟悉,但很多人看過他設計的作品。從李錦記品牌到可口可樂中文商標,從香港國際機場、上海外灘美術館到國家大劇院標識……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均出自他之手。

 他曾為張國榮、張學友等眾多香港知名藝人設計過唱片封面及演唱會海報,他設計的海報和腕表還被美國三藩市現代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從廣告人、設計師到收藏家,陳幼堅在藝術道路上已走過50多個年頭,獲得過600多個香港和國際獎項。他說:「我的人生,就像是一趟穿梭在東方和西方之間,關於創作和收藏的旅程。」

 被「遺傳」的藝術天賦

 剪裁考究的襯衫,配上復古圓框眼鏡和圍巾,勾勒出陳幼堅的標誌性形象。與大多數設計名家不同,陳幼堅並非科班出身,也沒接受過專業系統的設計課程學習,他的藝術啟蒙源自他不曾進過學堂卻很有藝術天賦的父親。

 「小時候,我家開了間水果店,那些從外地運到香港的水果被裝在一個個木箱子裏,箱子用完後就成了廢品。」陳幼堅說,但在父親眼裏,那些木箱可不是無用的包裝,而是等待被賦予新生命的創作材料。

 父親將那些箱子帶回家後,做成了凳子、桌子和各式各樣的家具,做完後刷上一層亮油,有時還會加些特別的裝飾,設計精妙,細節考究。每次父親進行改裝工作時,年少的陳幼堅總會在旁擔任小幫手。

 「父親將他的藝術感很好地遺傳給了我。」陳幼堅說,「一般人看東西看到的只是平面物體本身,而在我腦海中呈現的圖像卻是立體的,有一種特殊的布局和空間感,我能看『穿』物體背後的隱形線條。」

 20歲起,尚不知「設計」為何物的陳幼堅開始在廣告公司做助理學徒,邊幹邊學,先後在幾家香港外資廣告公司打工,在這個行當里磨礪了近10年時間。這段經歷為他打開一扇新窗口,更奠定了他日後「中西合璧」的藝術概念基礎。

54.jpg

 陳幼堅(右)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東情西韻」,濃濃中國風

 陳幼堅喜歡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人」,他還常感嘆很難在世界上找到第二座如香港一般的城市——源自東西方文化中流淌出的觀念、語言、符號,都在這裏發生碰撞、交融。

 「上世紀70年代,我剛入行時,香港頂尖的廣告公司幾乎都是西方人開的,我的主管們也是外國人。我跟他們學會了講英語、喝紅酒、聽流行音樂……」陳幼堅說,「最重要的,就是讓我掌握了一套用西方視角看待東方文化的方法。」

 在「老外」們眼裏,筷子、鳥籠、毛筆這些對中國人來說稀鬆平常的物件有着獨特魅力,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精湛工藝、細膩質感和千年文明令他們羨慕不已。

 陳幼堅感嘆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箇中美學精髓是全世界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30歲那年,陳幼堅和妻子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並逐漸將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挹注於藝術設計中。香港中西文化的交融,也為陳幼堅帶來被他稱為「東情西韻」的創作風格。

 「東情」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愛;「西韻」則體現了對西方哲思的重新應用。他尊重傳統,卻並不固守陳規,而是讓東西文化在設計中更為精巧地融結在一起。陳幼堅說,好的設計可以「融匯東西」。

 2003年,他將可口可樂使用了24年的中文楷體標識,大膽改為頗具時尚感的流線型字體。「此前他們用的是書法字體,認為這代表着中國文化,卻很難融入可口可樂的精髓。」陳幼堅說。

 於是,他花了四個月時間構思與反覆修改,最終將中文字體轉化為帶波浪狀、流暢的飄帶圖案,巧妙地與英文標識形成呼應。「其實中國文化不止有傳統,也可以是現代化、年輕化的,它可以有很多種不同方式的表達。」

 在陳幼堅的設計中,不管是歐式華麗外表,還是美式簡單包裝,始終都蘊藏着濃濃的中國風情。

56.jpg

 陳幼堅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讓世界看到中國設計的活力

 北京申奧時,陳幼堅設計了招貼畫。從那時起,他加強了與內地企業的合作,逐漸將業務重心轉向內地。

 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其實我早在1979年就到過內地旅遊,那時內地藝術市場跟歐美差距還很大。」陳幼堅說。

 常年在香港與內地間奔走,陳幼堅見證了國家的進步與發展,感嘆如今內地藝術市場百花齊放,前景無限。「內地市場廣闊,機會多。大批創業公司的湧現,為商業設計師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和創作空間,我公司約七成業務來自內地。」

 與此同時,他也接觸到越來越多內地創意設計人。「這些年輕人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深厚的文化根底,更懂得如何創造、創新,這些都有助在設計中一展拳腳,也將推動中國創意產業走向新的未來。」他說。

 在陳幼堅看來,內地設計如今已有大批高質量本土設計師和公司崛起,進步飛速。他希望通過新一代設計師,在向全球展示東方精粹文脈的同時,讓世界看到中國設計的蓬勃活力。

 對於設計師來說,總有人會感嘆時間不夠用,每天都在忙碌趕活,陳幼堅卻說自己在時間上「從來不計成本」,他對作品每一處細節與工藝的打磨,都有着近乎挑剔的高要求。

 有時,從產品設計草圖至工程完竣,他甚至會花費比原本預計所需多幾倍的時間。「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說。(新華社記者郭辛)


 (原標題為《陳幼堅:穿梭在東西方之間的創作旅程》)

 頂圖:陳幼堅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責任編輯:靜文 從李錦記品牌到國家大劇院標識 陳幼堅:穿梭在東西方之間的創作旅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