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公屋資源緊缺 切實打擊濫用

【商報時評】公屋資源緊缺 切實打擊濫用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12-04 08:15:4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房委會日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今年第三季平均回升至5.6年,按季增加0.3年,是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錄得反彈。究其原因,是過去數季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房委會預計,平均輪候時間在2024年上半年仍會上升,說明本港公屋資源依舊緊缺。一方面,政府當然要想辦法提速提量,持續增加公屋供應;另方面,亦要緊鑼密鼓,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打擊濫用公屋,回收單位增加流轉,以確保資源用得其所,體現公屋政策的公平正義。

解決基層住屋困難,防止公屋資源被濫用是其中一項迫切任務。房屋署近期不斷出招,去年收回約2200個單位,同比大增七成。當中約有800宗因濫用公屋而違反租約,包括丟空、非戶籍人士佔用、將單位作非住宅用途等。回收的單位數目不算少,但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濫用情況可能更嚴重。正如房署指出,今年截至11月已成功追回約2000個,有信心收回單位較去年多,這固然值得點讚,同時也說明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有待清查。

市民對濫用公屋情況早已不滿多時,尤其在眾多基層人士被迫高價租住劏房,承受長期輪候之苦的情況下,濫用公屋極易引起公憤。早前有一名女子在網絡上,拍片炫耀自己月租2200元、面積約600平方呎的東涌海景公屋,更被網友揭發其曾自稱在內地擁有一個400平方呎物業,被人質疑濫用公屋,引發社會譁然。事件經過當局跟進調查,雖然最終被證實是「炫富」造假,但也說明市民非常關注濫用公屋的問題,對不公平現象深惡痛絕。政府更要盡好責任,不能任由寶貴的公屋資源被浪費。

房署和房協已相繼推出措施打擊濫用公屋。房署已向首批8.8萬租戶發出是否擁有本地住宅物業的申報表,警告未交表的住戶將是調查的重要線索;對2.5萬公屋戶隨機查冊,共發現59個家庭有成員在本地擁有房產,最近亦接獲舉報成功收回在內地擁有物業及商舖的公屋住戶單位。房協本月1日起分三階段實施十項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措施,包括因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租戶,以及其在租約內已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5年內禁止再次申請公屋。明年4月1日起實施優化「富戶政策」措施,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必須在一個月內向房協申報,擁有本地住宅物業的租戶必須遷出。當局直面問題,加強監管和打擊的力度,顯見對杜絕濫用高度重視,展現完善公屋管理的決心。

對濫用公屋資源的人不能姑息,強制申報、加強抽查、加重罰則,是打擊公屋丟空或違規使用的有效手段。要揪出濫用公屋個案,還可有多種方法配合使用,例如善用土地註冊處的物業登記資料庫,比對公屋租戶和私人業主的個人資料信息,若發現重合則有濫用嫌疑;透過監察Carousell、Airbnb、小紅書等網上平台,尋找線索;運用大數據,找出用水用電量極低的可疑單位;增加舉報途徑等。有效發現和遏止濫用,讓公屋資源更公平地分配到有需要的市民手上,乃是應有之義,政府任重道遠,不能辜負公眾期待。

責任編輯:鄭嬋娟 【商報時評】公屋資源緊缺 切實打擊濫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