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既要絲襪奶茶 也要醬香拿鐵

【商報時評】既要絲襪奶茶 也要醬香拿鐵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12-13 08:19: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北上消費趨熱,香港內需堪憂?昨日兩家具代表性的本地零售連鎖商號齊發「盈警」,就進一步讓消費力流失問題引人關注。真相是否如此?其實毋須太悲觀。

港股業績期來臨,不少個股表現均折射了本地零售市況。日本城和759阿信屋的母公司同在昨日發出「盈警」,分別指截至10月底的中期盈利暴瀉三成多和九成九;兩家民生消費類企業的業績顯著倒退,難免觸發市場恐慌,驚訝市道如斯蕭條。惟究其實,這很大程度是受去年政府疫情補貼的基數影響:前者去年同期賺7800萬元,補貼便佔了3200萬元或約40%,後者去年亦獲1884萬元補貼,而今年盈利則僅數十萬元;換言之,若撇除相關特殊收入計算,盈利倒退實不見得那麼誇張,甚至還多賺了。事實上,由周大福、周生生等金飾股,到大家樂、大快活等餐飲股,新公布的中期業績同樣報捷,尤其是撇除補貼因素之後;凡此種種,與統計處的零售食肆數據相符,儘管香港復蘇之路不算平坦,但整體趨勢依然向好發展,大家實不宜過分悲觀,以致居然妄自菲薄。

然而,北上消費及報復式外遊潮流,多少總會分薄本地內需,也引證了香港需求其實不弱,只是不少人寧願在外花錢,而非留港消費。加之疫後消費模式及習慣有變,香港供給側必須銳意升級,既須與時並進,還要積極創新,不斷優化環境,方可避免不進則退。深圳供應是否全方位勝過香港?答案言人人殊。值得留意的是,當地「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推陳出新活力很高,譬如飲品市場就不停演變,繼手打茶大熱,醬香拿鐵以至茅台雪糕等亦成佳話,其餘小貝、火鍋等食店,及大人小孩的玩樂設施等,都持續地有機發展,不斷創新。至於香港,傳統小店既是買少見少,就連連鎖集團也頻叫苦,除了魚蛋、燒賣再無新興大潮,彷彿青黃不接只能「食老本」;「香港夜繽紛」的新供應,誠順利帶旺了消費市道,亦見不少新創業者與新商品供應,不過要標本兼治激活市場,還須切實解決受累供應不足,以致經營成本及門檻高企,繼而令創新空間不足的問題。事實上,香港基本條件優良,由魚蛋、燒賣到絲襪奶茶,仍為市民和旅客津津樂道,但這不代表不可跟醬香拿鐵共存;始終,市場不能墨守成規,當局亦須拆牆鬆綁,積極締造讓港人更好發揮靈活創意的環境。絲襪奶茶與醬香拿鐵共冶一爐,老本與創新並行不悖,以至可以並駕齊驅,跟奶茶溝咖啡成為鴛鴦類同。「一國兩制」下,東西文化交匯為香港一大優勢,最近內地餐飲品牌既見南下進駐,海外金融、創科等名企大咖也接踵來港辦峰會、設總部,正正凸顯出香港依然是個活力都會,依然蘊藏龐大需求,依然有新供應空間。

時代在變,香港必須適應變化。除北上消費外,隨着深圳推進「即買即退」退稅措施,內地客來港消費模式已變,奢侈品爆買或難舊調重彈。現在幾家連鎖店所謂「盈警」或屬虛驚一場,但這不啻是個警號,提醒香港競爭力要繼續提高,營商環境要不斷改善,包括透過創新供應來拉動新消費需求——如此的話,自然「盈喜」可期!

圖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鄭嬋娟 【商報時評】既要絲襪奶茶 也要醬香拿鐵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