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貿易協會和產業通商資源部13日發布的消息,今年前11個月,韓國對中國出口114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1320億美元,貿易逆差達180億美元。剔除韓中建交第一年的1992年,韓國對華貿易時隔31年重現赤字,規模一度占韓國出口總量的1/4、擔當韓國經濟支柱的對華貿易格局出現劇變。
綜合參考消息網、環球網報道,從2003年至2018年的16年間,除2008年外,中國一直穩居韓國最大貿易順差國,但目前這一格局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數據顯示,韓國對華貿易以今年1月出現39億美元赤字為開端,已連續11個月未能盈餘。赤字規模僅次於韓國最大石油進口國沙特阿拉伯,居第二位。
韓國《亞洲日報》分析認為,對華貿易收支之所以出現大規模赤字,最主要原因是出口結構發生變化。過去韓國對華出口中間材料,中國進行製造加工後再出口至全球。但隨着中國大部分原材料實現自給,自韓國的進口需求下降;相反,現在韓國快速發展的二次電池市場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必需材料及礦物。加之韓國對華出口主力產品半導體行情低迷,導致貿易收支時隔31年重現赤字。
《亞洲日報》提到,中國各產業的快速發展也令韓國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逐漸縮小。2019年,韓國石油化學產品還僅次於半導體和顯示器,為第三大對華出口產品。當時,中國的石油化學原材料自給率僅為60%,但目前已達90%—100%,這使得韓國石化原材料出口同比劇減21%;除部分高端產品外,韓國產品對華出口均亮起紅燈。
韓國《朝鮮日報》14日援引韓國貿易協會今年6月發布的報告稱,最近7年中國出口自立度以中間材料和零部件產品為核心大幅提高。以顯示器為例,中國出口自立度從2015年的-0.137變為2022年的0.899(越接近1表示自立程度越高),韓國顯示器對華出口競爭力則持續下滑。《亞洲日報》稱,就連曾在中國市場熱賣的韓國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也落後於法國、日本等。中低端市場又被中國本土產品占領,讓韓國產品處境更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