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深金融大咖共論灣區金融人才多元發展

港深金融大咖共論灣區金融人才多元發展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12-19 17:12:0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第十三屆深港資本市場金融創新論壇的圓桌論壇環節,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董事徐聯安、深圳市人才集團副總經理張蕾、東亞前海證券總經理湯慶文和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市場拓展部總負責人黃晉傑就金融人才多元融合發展進行「深港對話」。對話圍繞大灣區金融人才交融發展問題、機制設計和政策建議等方面展開,各嘉賓充分交換意見,共話大灣區金融人才發展未來。與會嘉賓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創新科技、產業對接、金融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深港兩地金融人才優勢互補,大有可為。嘉賓建議通過健全金融產業各項機制、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養協同、成立深港人才專業委員會等方式,建立人才宣傳、引進、培育服務體系,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提升人才吸引力和競爭力,做大做強大灣區人才增量。

 吸引人才應面向全世界

 東亞前海證券總經理湯慶文表示,東亞前海證券就是受惠於大灣區深圳跨境人才政策的一個公司。對於打造大灣區金融人才多元交融的發展高地,我們也希望提供一些自身的思考。

 她說:「第一個方面,我們希望現有的便利政策能夠形成一個更穩定和積極的預期,這或許是對跨境人才流動的一個關鍵因素。此外在人性化和用戶體驗方面,目前的政策還可以做一些優化和努力。」

 湯慶文指出,大灣區的政策有兩大使命,其一是需要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二是要更好地服務於內地的實體經濟,特別是灣區創新創業的實體企業。因此,在談到吸引人才的時候,可能就不僅僅拘泥於港深兩座城市人才的互動了,而應該向香港學習,去面向更廣闊的內地,更廣闊的世界去吸引人才。如果有這方面的舉措,大灣區一定能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效應。相信這樣對於香港與內地的跨境流動,以及大灣區內部的互聯互通都會更有好處。

 人才流動體制機制仍需健全

 深圳市人才集團副總經理張蕾表示,未來為了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的人才高地,可能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和健全:

 首先是健全金融人才的結構發展機制,實際上需要提升金融產業需求的結構和人才結構,而這些人才的學歷經驗和薪酬匹配還不是特別合適。

 其次,是要建立一個提升和健全金融人才競爭力的發展機制。人才群體的競爭力,實際上是體現了整個區域金融實力和金融業發展的可持續力。所以,大灣區可能需要不斷持續地出台一些適應金融產業發展和引才用才的一些政策,來增強大灣區的國際人才引進和使用。

 此外,大灣區仍然需要健全融合培育機制。在粵港澳大灣區這樣一個特殊的灣區,實際上還可以繼續加強粵港澳三地的高校合作,比如設立一些委員會或者聯盟,使高校能夠協同培育灣區需要的後備人才及金融機構。並且,大灣區還應該繼續健全完善高效的流動機制和協同治理機制,這樣大灣區的人才儲備將會得到一個更大的提升。

 宜加快職業資格互認

 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表示,打造大灣區的人才高地,未來加快落實大灣區專業資格互認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也要深化大灣區金融人才的培訓計劃。當前,根據CEPA的安排,當前已經有很多專業人士,比如建築師、醫生、律師等在大灣區執業,未來隨着這個方面,兩地資格互認及考試的一些安排,希望更多行業能夠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

 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董事徐聯安表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隨着大灣區的互聯互通肯定會繼續發展。近來隨着深港通、債券通以及各種跨境理財的進一步進展,對於人才的需求就是既要了解國情,又具有國際化視野。近來香港積極地區聯絡中東以及東盟的一些國家,其實代表着一個很大的機遇。一些傳統的金融機構,或許很擅長在他們原有的領域做一些業務,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他們也要轉型升級,那麼如何帶領他們轉型升級,開拓一些新市場,就是現在的要務。當然,香港的市場也需要做一些改革,聯合全港的愛國愛港的力量去進行改革,走向一個更多元的發展,這將是未來吸引人才需要做的事情。(文:記者徐艷瓊 伍敬斌 童越 圖:記者 吳志雄攝)

責任編輯:羅維維 港深金融大咖共論灣區金融人才多元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