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粵港澳熱點大講堂》探討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粵港澳熱點大講堂》探討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2-22 19:04:2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以「國際經濟新形勢下高質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主題的第十期《粵港澳熱點大講堂》21日下午在線上播出,來自北京和粵港澳三地5位嘉賓從國際形勢、金融、科技、數字經濟及「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分享探討。

 本次《粵港澳熱點大講堂》由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邀請江蘇大學全球發展與安全研究院理事長、聯合國秘書長高級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駐東盟前大使、駐智利前大使、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徐步,利豐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帶一路及大灣區諮詢委員會委員張家敏,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邱達根,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方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李曉峰,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商學院教授劉成昆作為分享嘉賓。主持人由恒基兆業地產屬下美麗華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陳宗彝擔任。

 大灣區應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作用

 徐步就當前國際形勢、中美關係等熱點問題作主旨演講,他認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於大動盪、大調整和大變革時期。今年,中美政府高層互動頻繁,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三藩市進行中美元首會晤,雙方圍繞經貿合作、氣候問題等達成了共識,這對於穩定中美關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表示,近些年來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些倡議的核心都基於相互尊重,謀求合作共贏,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願望。他還特別提到,2023年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實施第十年,中國與東南亞經貿合作往來密切,取得巨大成就,粵港澳大灣區應繼續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抓住機遇,加強與東南亞的經貿往來合作。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一帶一路」發展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曉峰認為,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要通過深化粵港澳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加深入地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當中。

 香港應創造增量競爭優勢

 利豐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張家敏就香港如何提升競爭力、並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給出了專業觀點和建議。他認為香港經濟要持續發展,既要保持現有的競爭優勢,也要創造增量競爭優勢,包括強化香港高校的基礎研究與人才培育優勢,培育香港本土的創新科技生態圈和產業組織,構建和延伸大灣區科創產業鏈條,強化與珠三角製造實體產業的聯繫,積極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等。

 在分析香港在科創領域的發展現狀與前景時,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表示,發展科創是香港必須積極承擔的國家任務,要推進科創發展的重要方向,需發揮北部都會區、河套合作區和規劃建設中的新田科技城等重點平台作用,從科研合作、人才流通、數據跨境等多方面與內地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數字經濟是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新機遇

 數字經濟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格局、重塑世界創新版圖、加速時代變革的重要力量,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劉成昆建議,要構建港澳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數字經濟合作平台,加強政府間的合作與協調,滿足數字經濟各環節的需求和資源,強化人才培養與交流,以及完善法律法規的支持,還要推動粵港澳數字經濟法規合作與互認。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執行會長林迪夫、廣東省港澳辦原一級巡視員葉維園,促進會副會長龔永德、葉冠榮、王賜豪、李耀新等60餘人在現場出席活動,本期大講堂受到粵港澳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線上觀看人數達13.6萬人。(記者黃裕勇)


責任編輯:朱劍明 《粵港澳熱點大講堂》探討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