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學習澳門經驗 從做好關鍵的一件事開始

【來論】學習澳門經驗 從做好關鍵的一件事開始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2-30 12:39: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 蔡志忠

 在過去的聖誕節假期,本人去了一趟港珠澳遊玩,親身感受到內地旅遊消費市場開始復常。澳門經濟復蘇更加勢頭良好,無論是大三巴或手信街,到處人潮澎湃,各大娛樂酒店豪華壯觀,賭場客戶幾乎爆滿,據說12月份營收額高達190億澳元,生意重回正軌,遊客再臨濠江,經濟似乎已經恢復到疫情前。這令筆者十分羨慕,一個行業成就了一個城市,澳門今天能夠達到成功,說明專心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

 香港城市較大,人口較多,要達到成功當然不單止要做好一件事,要做好很多事才行,例如搞好金融、地產以及科技建設等。發揮自身的優勢尤其重要,澳門賭業能夠如此興旺,離不開澳門政府和市民的努力經營,他們官民都深明必須打造最佳的旅遊度假勝地,才能吸引外地人,特別是內地人進來消費,於是每個人上下一心,賭場、娛樂、酒店等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縱使各類價格不斷上漲,仍然無阻遊客進入觀光、購物和賭博娛樂。如今疫後迅速復原,經濟前景樂觀,值得香港借鏡。

 香港和澳門都是國家實施「一國兩制」的示範區,在如何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這一點,澳門做得更為出色。在澳門雖然遊客眾多,品流較為複雜,但城市治安良好,市民奉公守法,這一座城市都在打拼經濟和改善民生,賭業的興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看看香港,我們是國際金融中心,更加需要有大量的外資企業和融資平台,不管是股票市場還是地產市場,都對香港經濟貢獻巨大,或許港府要向澳門學習,要使經濟復原,就必須讓我們的主業樓市和股市重振雄風,從這個基礎上再去發展創新科技產業。

 香港首8個月財赤1600億元 非常嚴重

 很多人皆錯誤以為樓股市場興旺就是價格不斷上漲,於是對此市場產生不滿。其實不然,尤以樓市為例,樓市興旺是成交𣈱旺的意思,香港人口衆多,居住需求頗大,樓市交投正常發展,不僅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帶動各行各業,讓其他產業鏈也變好。今天香港面臨嚴峻的考驗,只靠派錢推動經濟已經不是辦法,在儲備仍未花光之前,應努力保住收入來源。香港本身有其獨特的魅力,不需要有非凡的策略,只要肯開放和主動,做好自己的角色,花就自然會香。

 執筆時看到報道,驚聞香港今個財政年度首8個月財赤高達1600億元,如此財政狀況實在令人擔憂。澳門只做好賭業就能成功,香港就應該從復興本業開始,現在關鍵是如何讓樓市成交回到原點?假如能有以往正常時期的數量,即每個月樓宇成交量7000至8000宗,保證香港經濟一定好轉。大衆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港府可以從認真做好一件事開始,如果樓市繼續一潭死水,不但土地收入銳減,其他什麼都不會好。

 建議移民政策 資金可全投工商物業

 經過幾年來外界不斷的呼喚,港府終於作出讓步。重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只是措施仍有改善空間,比如3000萬港元的投資額度裡面,資金能夠自由選擇購買工商物業或其他股票和債券等會更好,讓資金支撐工商市場,對香港經濟非常重要;還有香港的人才政策開始奏效,8.1萬個專才已經進來,估計連其家眷到港生活大約有18萬人,在「先免後徵」措施下,這批人才生力軍就是樓市強大的支持者。

 在今天現實的環境裏,財金官員不必擔心樓價會回升,事實上也不可能回升,但是要相信激活樓市交投並不困難,只要措施再開放一點點,不必任何派錢舉動,將剩餘的一些「辣招」也撤了吧,歷史任務既然已經完成,就不必再留戀樓市管理需求措施,外界也沒有人會再作挽留。

 2024年樓市能否有轉機?就要從做好關鍵的這件事開始。經此痛苦一疫,地產行業或許不會再是暴利行業,投資者也不會再瘋狂投資,樓市經過變革後會更為貼近幫助改善居住和民生,繼續舊城面貌改造,興建工商物業,以及打造各項社區設施等。地產是香港傳統行業,仍是經濟重要支柱,今後將會更健康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靜文 【來論】學習澳門經驗 從做好關鍵的一件事開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