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國平安2023年度十大新聞發布,一個詞總結:超A的!

中國平安2023年度十大新聞發布,一個詞總結:超A的!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02 16:41:19 來源:中國平安

   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堅持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中國平安各級黨委黨組織深入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召開470場專題學習會議和主題黨日活動,累計學習人次達44,218,緊密結合業務實際開展專題研討及工作檢視,堅持以黨建引領平安高質量發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解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堅定戰略方向,穩守風險底線,充分發揮「綜合金融+醫療健康」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保障中貢獻平安力量。

 在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截至2023年9月末,集團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124.82億元,年化營運ROE達16.7%;公司淨資產穩步增長,集團歸母淨資產突破9,000億元;客戶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個人客戶數近2.30億,客均合同數達2.99個。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深耕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平安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計民生作為發展的着力點,充分發揮綜合金融獨特優勢,源源不斷將金融活水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國平安累計投入逾8.62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覆蓋能源、交通、水利等國家重大項目及「國之大器」,護航「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

 承保大型項目,服務國家戰略。平安產險積極為國之重器、能源安全、大國基建保駕護航,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平安產險首席承保我國近年出口海外的最大單一保額項目荷魯斯一號遙感衛星,參與承保C919試飛保險,並為ARJ21首次走出國門提供產品責任險保障支持;首席承保「十四五」期間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之一中核集團徐大堡核電1&2號機組建設工程;截至2023年12月,平安產險已為全國1,300多個重點工程提供超過3.7萬億元風險保障,包括首席承保川藏鐵路2個標段、張靖皋長江大橋、濟南穿黃隧道等超大項目;累計為全球111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超1.4萬億元風險保障,包括首席承保印尼上西索堪抽水蓄能電站、波黑達巴爾水電站等多個「一帶一路」重點項目。

 深耕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和新市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超過100萬戶,貸款餘額達5,831億元;陸金所控股累計服務約2,000萬客戶,賦能的貸款餘額為3,663億元,共為17.9萬小微企業主提供了無抵押貸款服務。平安產險打造「企業安心保」等一系列小微企業客戶專屬保險產品,已為212萬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129萬億元,賠款金額25.5億元;針對外賣騎手等新市民,2023年日均為新市民提供專屬風險保障65萬人次,總保額達4,225億元。

 數字金融提升服務效能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平安堅定推進「全面數碼化戰略」,以數碼化轉型引領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平安擁有超3,2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集團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0,815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將領先科技能力廣泛應用於金融主業。

 數字保險方面,平安人壽服務運營線上化水平已達99%以上,投保及服務自動化水平在90%以上,基於「AI智能理賠服務」,客戶理賠申請流程平均只需10分鐘,理賠審核從分鐘提升到秒級。平安產險打造全流程極致線上投保體驗,全年300萬客戶線上自助完成投保;建立AI自動定損能力,通過圖片自動識別事故車輛損失情況,從定損拍照開始到定損結果完成縮短到30分鐘以內。平安產險"財產險業務數碼化轉型工程"項目獲中國金融業唯一部級科技獎項「2022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

 數字銀行方面,平安銀行全面升級"零售智能化銀行3.0」,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和AI驅動的經營模式,覆蓋全時全域,提供千人千面、陪伴式、有溫度的智慧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銀行零售"隨身銀行」模式已為超4,400萬客戶提供服務。構建覆蓋全賬戶、全流程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智能風控平台,實現零售信貸審批時效由天到秒級,同時藉助數碼化手段築牢反詐安全防線,累計攔截可疑資金93.48億元。

 數字普惠方面,陸金所控股基於AI擬人、生物識別等技術,打造AI智能貸款解決方案"行雲"重塑貸款業務流程,截至2023年11月,「行雲」累計服務客戶1,599萬人,幫助客戶累計獲得借款2,131億元,申請流程平均耗時降低31%,服務斷點減少50%。

 平安95511客服中心不斷升級迭代AI智能客服,AI服務佔總體客戶服務量的82%,累計受理客戶來電諮詢1.5億次。作為客戶的AI綜合金融顧問,平安AI客服搭載超1,200萬條保險、銀行、理財等金融知識,實現客戶來電過程中多產品問題一站式快速解決。

 司慶35周年感恩回饋客戶

 紮實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

 2023年是中國平安成立35周年,以「專業,讓每個家庭擁有平安」為主題,中國平安面向廣大客戶、社會公眾及全體員工開啟35周年司慶感恩回饋活動。

 集團聯動各家成員公司,全年開展尖刀產品營銷,落地演唱會、健康沙龍、私享會等千餘場客戶感恩回饋活動,從上到下深入推進回饋客戶及社會的公益行動,讓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等創新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千業萬企,助力國民生活更美好。

 同時,為切實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素養、增強金融安全意識,中國平安紮實開展一系列覆蓋全、效果實、形式新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期間,中國平安共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近萬場,觸達消費者超4.2億人次;「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期間,開展萬餘場教育宣傳活動,覆蓋消費者6.5億人次,並創新推出「用戶聆聽日」,各成員公司高管親赴一線服務客戶,聆聽消費者的關心關切,主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增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快速應對極端天氣災害

 充分發揮社會「穩定器」作用

 面對今年全國各地發生的自然災害,中國平安積極履行保險保障天職,各家保險子公司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和受災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全力配合各級各地政府相關救援工作,支持受災地區重建。在京津冀地區暴雨洪澇、東北寒潮暴雪、甘肅積石山地震等災害中,平安產險累計接到客戶災害報案25.28萬筆,累計完成災害保險賠付超29.07億元;平安人壽累計賠付965.42萬元;中國平安開展「馳援甘肅青海地震災區送溫暖」行動,向災區捐贈1,000萬元。

 災前預警方面,平安產險藉助鷹眼系統DRS2.0對災情進行預測評估,並通過平安好車主APP等渠道大範圍推送相關災害預警,發出預警信息76.9億次,為超4.4萬家客戶提供隱患排查等現場服務。

 災害發生後,中國平安各家保險子公司快速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推出開通快速理賠綠色通道、取消定點醫院限制、開通特案預賠服務、賠款預賠快速到賬、醫療費用墊付等多項應急服務舉措,迅速落實客戶排查、急難救援。平安志願者們也主動走到險情一線,協助轉移受災群眾,為受災嚴重的地區帶去生活物資。

 壽險改革成效顯現

 新業務價值大幅增長

 2023年,平安人壽持續深化「4渠道+3產品」戰略,推動渠道多元化發展,「保險+服務」體系持續完善,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業務經營穩健。2023年前三季度,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335.74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大增40.9%。

 多元渠道協同發展,人均產能持續提升。平安人壽代理人渠道通過精細化經營與績優分群,推動高質經營發展,人均產能大幅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94.4%。多元化渠道實力持續增強,2023年前三季度,銀保渠道、社區網格及其他等渠道貢獻了平安人壽新業務價值的15.8%。銀保渠道與平安銀行加強協同融合,並持續拓展外部合作銀行渠道;持續推廣社區網格化經營模式,截至2023年9月末,已組建超1.1萬人的高素質專員隊伍,布局持續深化。

 打造「智能理賠」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有速度、有溫度的理賠服務。服務速度方面,「閃賠」可實現30分鐘內給付理賠款,為客戶提供「材料極簡、時效極快」的理賠新體驗;「直快賠」實現出院理賠材料自動上傳,賠款直接抵扣住院費用。服務溫度方面,「智能預賠」將理賠環節前置到住院治療中,實現理賠金的提前給付,有效緩解客戶就醫經濟壓力,幫助客戶更加安心、踏實地接受治療。2023年全年,平安人壽」智能理賠"服務預計賠付240萬件,賠付金額超100億元。

 產險保費穩健增長

 車險業務品質保持良好

 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產險實現保險服務收入2,355.38億元,同比增長6.8%。平安產險整體承保綜合成本率99.3%,其中車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7.4%,持續優於行業。

 數據驅動經營服務線上化。截至2023年12月,「平安好車主」APP註冊用戶數突破2億,累計綁車車輛突破1.35億,月均活躍用戶數突破3,650萬。

 車險理賠服務持續領先。平安產險推出精準理賠服務,持續深化省心、省時、又省錢的「三省」體驗,客戶好評率達97%。省心方面,推出專屬理賠服務經理,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問題解決通道,問題一次性解決率95.3%;省時方面,推出限時標準,基於場景為客戶匹配最佳時效標準,車險一小時內賠付案件量佔比達93.4%;省錢方面,推出免墊付直賠服務,免墊付賠款461.2億元。

 持續升級零售、對公、資金同業業務經營策略,銀行經營業績穩健

 平安銀行主動調整及優化業務結構,銳意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轉型工程,持續升級零售、對公、資金同業業務經營策略,保持銀行經營業績穩健增長。2023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實現淨利潤396.35億元,同比增長8.1%;不良貸款率1.04%,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82.62%,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良好。

 零售業務方面,深化數碼化轉型,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39,988.48億元,較年初增長11.5%;零售客戶數12,482.37萬戶,其中財富客戶136.93萬戶,較年初增長8.2%。

 對公業務方面,持續加大對先進製造業、專精特新、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銀行對公客戶數達71.76萬戶,較年初增加10.17萬戶,增幅16.5%。

 資金同業業務方面,堅定執行「服務金融市場、服務同業客戶、服務實體經濟」經營理念,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銀行債券交易量的市場份額為3.0%;機構交易活躍客戶達506家,機構銷售的現券交易量2.04萬億元,同比增長31.1%。

 醫療健康生態圈布局持續深化

 養老金融業務快速發展

 「產品+服務」打造差異化優勢,醫療健康養老生態賦能金融主業。醫療健康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在平安近2.30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4%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3.42個、客均AUM達5.61萬元,分別為不使用醫療健康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3.4倍。居家養老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平安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全國50餘個城市,累計超7萬人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高品質康養社區方面,平安臻頤年上海頤年城項目落地上海靜安,首個服務體驗中心於三亞開業運營。

 作為支付方,實現保險與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有效協同。2023年前三季度,團體客戶、個人客戶經營進展顯著,集團醫療健康相關付費企業客戶超4.5萬家,平安健康過去12個月付費用戶數超4,400萬;平安實現健康險保費收入超1,100億元;享有醫療健康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對平安人壽新業務價值貢獻佔比約68%。

 作為供應方,整合優質醫療養老資源,提升服務水平。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平安已布局17家健康管理中心,通過整合供應方,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自有醫生團隊近4,000人、外部簽約醫生近5萬人,合作藥店數達22.8萬家,較年初新增近4,000家。2023年10月,中國平安發布居家養老「護聯體」,推出「平安無憂護」產品體系,助力康復護理行業標準化發展。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全力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平安持續探索和借鑑國際領先的公司治理經驗,將ESG核心理念和標準全面融入企業管理,連續第二年獲得MSCI-ESG評級A級,保持「綜合保險及經紀」類別亞太區第一位。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第四次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級別獎項「中華慈善獎」。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平安綠色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62.76億元,綠色貸款餘額達1,360.41億元,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達1,323.06億元。持續深化綠色運營,中國平安正式上線業內首個覆蓋全體員工的碳賬戶系統,將員工的低碳行為及碳排放數據納入整體運營,助力社會綠色發展。平安信託成功設立國內首隻1,000萬級紅樹林生態保護慈善信託,平安產險落地全國首單紅樹林碳匯指數保險,助力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

 全力助力鄉村振興。自「三村工程」開展以來,中國平安累計提供產業振興幫扶資金1,079.01億元。平安銀行涉農貸款餘額、鄉村振興支持資金(含貸債)突破雙千億。平安產險深化推廣「鄉風文明100行動」,累計在全國建立1,434個村級黨建共建點,惠及村民375.5萬,運用多種「保險+」方式,累計服務特色農業產業項目295個,撬動產業發展資金42.3億元。

 志願者體系建設升級。2023年,中國平安通過「平安守護者行動」的無償獻血、災難救援應急響應、金融消費者保護等志願者活動,紮實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其中無償獻血活動,號召全國28個地區近3,000人參與,獻血總量超71萬毫升。「三村暉」志願者平台全年累計發起1,702個「身邊公益」活動,員工公益參與量達330萬人次,以公益之心回饋社會。

責任編輯:羅維維 中國平安2023年度十大新聞發布,一個詞總結:超A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