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內地及新加坡
叫好又叫座的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
即將於明日(1月4日)
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首演
作為近年中國藝術舞台上
難得一見的原創精品舞劇
《詠春》來港的消息
立即引來眾多港媒關注
紛紛推出多角度報道
港媒有多期待?
關注點有哪些?
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香港商報》推出系列專題報道,採訪了台前幕後眾多舞者及工作人員,深入挖掘了詠春拳背後的文化傳承。
準備去看劇的小夥伴們,絕對不能錯過這批精彩詳實的報道,快來掃碼觀看我們的專題👇
掃
碼
香港商報
專題報道
香港中通社介紹,舞劇《詠春》結合了武術、舞蹈及戲劇,是一部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這部劇展示了精彩卓絕的武學招式、登峰造極的高手對壘,又以充滿詩意的舞蹈及廣東獨有的「香雲紗」呈現,交織出武術與舞蹈剛柔融合之美。
香港中通社報道截圖
《香港01》的報道,討論了舞劇《詠春》中「融合舞與武之美是如何鍊成的」。報道指出,舞蹈與武術看似各不相干,然而兩者卻暗地裏環環相扣,舞劇《詠春》巧妙地結合詠春、太極、八卦、八極及螳螂拳五大武術門派的精彩招式與古典舞、現代舞的獨特舞步,是渾然天成的佳作。
《香港01》報道截圖
《大公報》特別指出,舞劇《詠春》的編劇和前期工作耗時2年,為了尊重歷史人物,劇組對角色原型的背景作了嚴謹的調查。飾演葉問的陳賢哲至今依然每天練習詠春拳,以鞏固技巧,讓身體在演出時處於最佳狀態。
《大公報》報道截圖
《文匯報》表示,「在過去,提起『詠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香港電影。想到楊紫瓊主演的電影《詠春》和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想到他們拳快無影掌帶風超凡技能。而現在,再提起『詠春』,不少人會暢聊誕生於深圳的舞劇《詠春》。」
報道稱,《詠春》來港演出,讓香港觀眾也能感受到在現代舞的新形式下,詠春拳所展示的新時代東方之美與中華英雄之氣。
《文匯報》報道截圖
《紫荊》雜誌形容《詠春》是現象級舞劇,指出雙非遺、雙線索、雙場景帶來兩個時代同頻共振,是該劇的最大亮點,認為《詠春》的舞美設計高度還原武俠世界,還容納了雙非遺——詠春拳與香雲紗,前者承載了故事的主題,後者則是將視覺呈現的一部分,恰到好處地融入劇情與舞台表現中。
《紫荊》雜誌報道截圖
《橙新聞》表示,備受矚目的舞劇《詠春》將以舞者之武,在新年伊始為香港觀眾獻上獨一無二的藝術盛宴。報道介紹了《詠春》的火爆狀況,「所到之地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更有一眾粉絲『打飛的』跨城二刷、三刷。」
《橙新聞》報道截圖
此外,舞劇《詠春》也為香港觀眾帶來許多思考和啟發👇
《信報》去年12月刊出一則評論,作者已提前在佛山觀賞過舞劇《詠春》,作者指出這部舞劇在全國各地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而他深深感受到《詠春》武術與舞蹈的結合所帶來的震撼力和藝術價值。作者回到香港後,不禁思考為什麼香港缺乏展示豐富的本地武術歷史,更延伸考慮到香港應該設立一個中華武術的文化館。
《信報》評論截圖
《巴士的報》去年11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深圳觀看了舞劇《詠春》,表示演出下半場五大門派「過招」引發全場熱烈掌聲,直呼「這一段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每一秒都是『精華』」。作者認為《詠春》的創新很值得香港學習,亦在當時就非常希望《詠春》能來香港演出,希望透過香港這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讓世界更多人認識我們中國舞台劇已走在世界級數。
《巴士的報》文章截圖
識港網較早前刊登的一則評論,作者藉着舞劇《詠春》去年6月在北京演出時場場爆滿的狀況,探討了該劇對講好香港故事的啟示。作者表示,《詠春》全程沒有台詞,僅僅靠音樂和演員們的舞蹈,就引發了不同文化背景、說着不同語言的駐華使節們的文化情感共鳴。作者表示,希望港府也可以籌備出香港自己的文化劇集來講述香港故事,讓世界讀懂香港、讀懂中國。
識港網評論截圖
更多港媒報道
👇👇👇
《香港01》報道截圖
大公文匯網報道截圖
《文匯報》報道截圖
《文匯報》報道截圖
《文匯報》報道截圖
TVB旗下myTV SUPER報道截圖
星島頭條網報道截圖
《橙新聞》報道截圖
鳳凰衛視鳳凰秀報道截圖
《文化者》雜誌報道截圖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截圖
識港網報道截圖
點新聞報道截圖
劃重點,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香港商報》推出系列專題報道,採訪了台前幕後眾多舞者及工作人員,深入挖掘了詠春拳背後的文化傳承。
準備去看劇的小夥伴們,絕對不能錯過這批精彩詳實的報道,快來掃碼觀看我們的專題👇
掃
碼
香港商報
專題報道
1月4日至7日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