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詠春》回到故事開始地方

《詠春》回到故事開始地方

責任編輯:黃鶯 2024-01-04 09:22:2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新年伊始,由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回到其故事開始之地——香港,從1月4日起,一連四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共演出5場,香港觀眾將大飽眼福,享受到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我們一起來回顧舞劇《詠春》自誕生以來火遍大江南北背後的故事及其彰顯的文化內涵。

 與獅子山精神同頻共振

 香港,是功夫電影起源的地方,是無數功夫巨星的誕生地,更是葉問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地方。在香港,葉問將詠春拳以最淺顯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逐漸傳揚開來,使詠春拳成為一種舉世聞名的武功拳術。

 葉問詠春拳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武術領域,還涉及到文化、電影等多個領域。提到詠春拳相關的電影,很容易想到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系列,電影中的精彩打鬥場面和深入人心的劇情,吸引了大量觀眾對詠春拳產生興趣,進一步推動了詠春拳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

 早前,葉問詠春已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成為香港備受保護的珍貴文化。是次舞劇《詠春》來到香港進行新年首演,在向香港觀眾展示舞蹈藝術萬千氣象的同時,也藉由「融武於舞」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致敬香港這個武術文化多元、底蘊豐厚的東方之珠。

 評論人士指出,舞劇《詠春》立意高遠,塑造了以中華武學宗師為代表的「中國英雄」形象,以「扶弱小以武輔仁」的尚武崇德精神凝聚人心、弘揚民族自信;同時,植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歷程及人文風貌,緊扣時代脈搏,致敬在「英雄精神」感召下的平凡人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同根同脈的民族親情和自立自強的中華兒女本色,與香港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深圳改革開放的創新精神和粵港澳大灣區包容奮鬥精神跨越時空相互呼應,同頻共振。

d669bbb1-c73b-4cde-905f-ba172b63af4d.jpg

   《詠春》海報投屏宣傳。

 巡演收獲無數掌聲和讚譽

 舞劇《詠春》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編劇,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共同執導。自誕生以來,舞劇《詠春》風潮勢如破竹,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一路收獲無數掌聲和讚譽,迎來諸多高光時刻。據統計,自2022年12月底於深圳首演以來,舞劇《詠春》內地累計演出已逾百場,圈粉無數,尤其受年輕觀眾追捧,提前鎖定「年度必看舞劇」一席。

 在2022年12月底於深圳保利劇院成功首演,相關片段在B站跨年晚會上的驚艷亮相後,舞劇《詠春》「圈粉」無數、成功「出圈」。自此,舞劇《詠春》從深圳「北上」,拉開了內地巡演的大幕,足跡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長沙、杭州、昆明、蘇州、南京等城市,所到之處,掌聲雷動,票房火爆,廣受好評。

1a1e5b5a-f673-4136-a5b3-66611065de03.jpg

 2023年4月7日至9日,舞劇《詠春》正式登陸國家最高藝術殿堂北京國家大劇院,成為國家大劇院「泱泱國風·舞動經典」系列演出的開幕大戲,3天連演5場,每場皆爆滿,場場皆動人,博得滿堂喝采,不少演藝大咖和專業人士觀演後都大加讚賞。著名演員靳東就以「震撼、大開眼界」來形容《詠春》帶給自己的觸動,並稱這是一部天花板級別的作品。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在北京觀看後同樣給予極高評價:「這個舞劇我能記住它一輩子,相信很多觀眾都會記住它,記住深圳,記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編導致敬,向演員致敬,向深圳歌劇舞劇院致敬!我們有高峰了!」

 另據該劇的總編導韓真透露,該劇還得到了吳京、周小飛等武術界知名人士的熱切關注。

 5月23日,舞劇《詠春》作為表演團隊於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舞台上驚艷亮相,讓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再次成為熱點。

 6月7日,舞劇《詠春》登陸第十九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藝術節。6月21日,作為「深圳故事」主題推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9國駐華使節共賞舞劇《詠春》,其舞武之美成為講好廣東故事、粵港澳大灣區故事乃至中國故事的最佳樣板。

 出海獅城綻放靚麗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27日,舞劇《詠春》首次出海,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連演4場,受到各方高度關注,收獲好評無數。舞劇《詠春》向世界詮釋了新時代的東方之美與中華英雄之氣,其所傳遞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深刻的人文思考,也在新加坡社會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和反響。

 作為一部高品質的文化藝術作品,舞劇《詠春》展現了深圳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藝術創造力,給新加坡觀眾帶去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進一步促進了中新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和交流,為兩國的藝術家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平台,推動了兩國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

 舞劇《詠春》在新加坡的成功演出,獲得了各界廣泛的讚譽,觀眾和專業人士都給予一致好評。新加坡作家何華發表評論稱:「非常震撼,我得到了一次詠春精神的洗禮和舞蹈藝術的享受。」華大智造亞太區總經理譚宏東表示,舞劇《詠春》表達的人物情感、人物在困境中的抗爭十分感人,直擊心靈,「深圳有這麽優秀的舞台精品來到新加坡演出,我們覺得很光榮,跟着沾光了」。

 新加坡文化藝術界人士也對深圳舞劇《詠春》的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詠春》不僅是一部具有高品質的藝術作品,更是一部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傳遞人類共同情感和價值的藝術作品。他們表示,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中國優秀文化藝術作品來到新加坡演出,為新加坡觀眾帶來更多的文化盛宴和藝術享受。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分析認為,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多數的社會,華人群體深受儒家文化影響。舞劇《詠春》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容易讓新加坡的觀眾產生親近感。而在國際關係當中,新加坡在文化和政治方面善於擔任連接東西方的橋樑角色。因此,舞劇《詠春》出海首站選在新加坡,既有文化的親近感和共通性,也有經由新加坡和世界連接橋樑的中介作用,這種選擇十分精妙。

 藝術精品講好「春」的故事

 舞劇《詠春》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該舞劇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闖敢試的「深圳精神」,創新融合了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將滿滿的深圳元素賦予新創舞台劇中,展現出新時代深圳的精神風貌和時代氣質。

 「4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是深圳人講述了一個『春天的故事』;進入新時代,深圳的文化人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寫就了舞台上的《詠春》,在經濟和文化上達到了一種和諧同步。」國家藝術基金理事、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宋官林此前如此稱讚道。

 舞劇《詠春》集全國頂尖創作資源於一身,不斷凸顯深圳風采與精神魅力,彰顯着這座城市引領新時代文藝風尚,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的決心與實力。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茅慧認為,以《詠春》為代表的深圳的舞劇,打通了舞武之美的時代樣板。這種舞蹈藝術的新鮮風格樣式,脫胎於傳統,誕生於深圳,由此生成的舞蹈語言,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融合特質和強烈的時代氣息。

 從文化影響的角度來看,舞劇《詠春》不僅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藝術瑰寶。評論人士認為,這部出自深圳的文藝精品,根植於嶺南文化,連接着內地與香港同宗同源的同袍情深,而其題材所選擇的切口,也在對中國武術中所承載的大國自信、民族智慧的傳達中,擁有着恰到好處的美學表達和傳播意義。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微信图片_20240104082438.jpg

責任編輯:黃鶯 《詠春》回到故事開始地方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