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海峽觀察】台須取消對陸貿易限制

【海峽觀察】台須取消對陸貿易限制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1-08 09:31: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稍早前,中國商務部公布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報告內容完全沒有政治語言,而是完整盤點台灣地區限制大陸產品進口的相關法規、WTO報告對台灣地區歧視性措施的關切,以及ECFA取消貿易限制的規定;更具體指出台灣對大陸進口的限制,在調查期間就從立案時的2455項增至2509項,其中1423項還是在台灣加入WTO後禁止進口的。國台辦點名民進黨當局違反ECFA,大量限制大陸產品進口,損害大陸相關產業利益和台灣消費者權益,要求導正兩岸經貿關係發展,預警對ECFA「早收清單」限縮的可能。

事實上,大陸按WTO規定,對其他會員,包括台灣地區在內,採取了「最惠待遇原則」,沒有任何歧視。然而,台灣當時雖然也對大陸開放許多產品進口,但還是對大陸單獨採取限制性措施。然而,兩岸同為WTO會員,台灣已開放全世界的產品進口,卻單獨限制大陸2460項產品進口,明顯違反WTO「最惠待遇原則」,對大陸產品設置了「貿易壁壘」。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只要台灣主動宣布對同為WTO會員的大陸,比照其他會員,採取同等的「最惠待遇」,亦即台灣如何對待其他WTO會員,就怎麼對待大陸,不要有歧視性待遇,問題就可解決,完全操之在民進黨當局的手中,根本不需要到WTO協商。

蔡當局應正視輸陸產品檢疫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日前宣布對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對大陸出口的12項石化產品恢復課徵2%-10%的關稅,生效日期為2024年元旦。依2022年台灣對大陸出口情況來檢視,這12項石化產品的出口金額約25億美元,佔「早收清單」項目出口約10%,佔台灣總出口約1.3%,總金額750億新台幣還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換言之,一旦恢復關稅後,這些產品的投資經營將會出現很大壓力,若廠商自行吸收關稅成本,在當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利潤有時不到5%的情況下,自行吸收很可能賠本經營,很難長期維持下去。相對而言,若轉嫁給買方、消費者,則在售價增加的情況下,購買者很可能改向免稅的地區如日本、韓國購買,導致對台灣的訂單減少。

再進一步言,大陸剛中止台灣12項石化產品關稅減讓,卻又隨即解禁七家石斑魚業者輸陸。在石斑魚之前更早被禁的鳳梨釋迦,當初台東縣政府也與台東大學合作,從源頭解決檢疫問題,經過600多天的努力,最後終於獲得解禁。這回石斑魚也是經過業者的改革,提出整改的計劃與數據,終於獲得突破。當初石斑魚被陸方以多次檢出禁藥殘留未獲改善而遭到暫停進口,其後更爆出「借牌文化」、養殖場多半沒有登記等多年沉痾。如今時隔一年半,台灣石斑魚終於可恢復輸陸。但蔡當局的漁業署竟然要求大陸應該對所有石斑魚業者「一視同仁」。然而,石斑魚銷陸被禁,正是因為有不肖業者把含禁藥的漁貨混入,導致所有業者同遭其殃。其實,漁業署的職責,是輔導業者做好品質把關,並積極和陸方交涉,方能確保石斑魚正常出口。

尤有甚者,蔡當局漁業署呼籲陸方要「一視同仁」,是說不通的。因為業者有的認真、有的不認真,石斑魚的品質也有好有壞;從消費者的立場,當然要選擇品質優良、無禁藥殘留的漁貨,沒人要吃可能危害健康的石斑魚。的確,陸方對台的善意並非理所當然,更非普遍適用。從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的說法可知是基於三項前提:一是台灣企業輸出漁貨須經審查與合規;二是此舉是經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蘇清泉,及台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積極指導業者整改,經兩人的不懈努力,才促成恢復石斑魚輸陸;三是陸方認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決。

總之,根據WTO規範,大陸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是師出有名,台方應按WTO規則給予大陸同等待遇才是。基於此,蔡當局最好的回應可能是要能處理陸方要求的對策,例如宣布台方將立即處理兩岸貿易爭議,包括在短期內(如3個月)提出解除對大陸2509項貨品管制的方案。該方案將提供台灣廠商足夠的調整期限,例如以4批陸續解除管制(立即解除、一年後、二年後和三年後解除),並提出配套,對島內廠商提供協助或轉型方案。再者,事實上,不只石斑魚,鳳梨釋迦也在近期因為台東縣長饒慶鈴的奔走下可望銷陸。更可預期的是,若陸方對台採取個案處理的貿易政策,則研判近期應還有第二波善意惠台的政策出台。

責任編輯:鄭嬋娟 【海峽觀察】台須取消對陸貿易限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