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箭三星!全球最大火箭海上首飛成功

一箭三星!全球最大火箭海上首飛成功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1-11 15:30:48 來源:香港商報網

    1月11日13時3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遙一)運載火箭,將雲遙一號18星-20星共3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用於氣象實況分析、數值天氣預報、空間環境預警及重大災害預警等研究及應用,首飛獲得圓滿成功。

    「大塊頭」首飛,開啟規模化商業火箭發射新篇章

    30米高箭體,芯級直徑和助推器直徑同為2.65米,起飛重量405噸,起飛推力6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6.5噸,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2噸。用小型火箭的身高實現中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同時適應海上發射需求。引力一號首飛,填補了國內全固體捆綁構型運載火箭的技術空白,創新突破了固體運載火箭原最大約2噸運力的瓶頸,不僅支持百公斤級衛星的「一箭30星」,還可發射3、4噸重量的小型貨運飛船、超大型衛星等,為中型運載火箭快速應急發射的實現提供了解決方案。

    「捆綁技術是火箭實現中大型運載能力的必備技術之一,更是總體設計能力強大的標誌之一。」 作為國內首個捆綁構型的民商火箭,東方空間聯席CEO、引力一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布向偉感慨三年磨一「箭」,引力一號首飛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實屬不易: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國內運力最大民商運載火箭、國內首款捆綁式民商運載火箭、國內首款全固體捆綁運載火箭、首個捆綁式運載火箭海上發射、首次實現海上發射高效「三垂」測發模式、國內民商火箭最大整流罩、國內首個自帶導流槽的發射船首次應用、國內首次採用充氣式柔性防護罩、國內首個芯一級起飛不點火的捆綁式運載火箭。

    此外,作為首個海上發射的捆綁構型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創新採用了適應公路運輸(傳統是鐵軌運輸)的靈活機動的垂直轉運模式,擴充了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海上機動發射能力,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火箭海上發射支持技術和能力。這也為後續更大體積和重量的液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海上回收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三年間,這支年輕的百人研發團隊攻克了4大關鍵技術群、17項關鍵技術,開展了23項大型地面試驗、489項單項試驗、1452次試驗迭代,標誌着我國商業運載火箭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作為6.5噸運力的中型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實現了運力的規模效益,單位發射成本相比小型火箭降低50%以上。

1704957144588.jpg

    一站式便捷發射,我國探索高頻商業發射體系

    引力一號首飛即採用了較大難度的海上發射,背後靠的是什麼?

    「我們圍繞東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號基礎設施:5公里內可以完成火箭子級總裝總測、全箭垂直總裝總測、港口登船等流程,實現『前店後廠』。這種模式將以往轉運過程上千公里的距離大幅縮短,極大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總裝廠和發射場集聚布局未來將成為火箭公司的必然選擇。」東方空間首席運營官魏凱告訴記者,構建並驗證引力一號「一站式」發射服務體系,在大幅縮短發射準備周期、具備發射工位擴展潛力的優勢下,未來將實現引力一號「一周一次」的發射支持能力。

    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進入第五個年頭的東方航天港正乘風破浪打造我國商業航天新高地。

    自2019年我國首次海上發射在海陽取得成功以來,截至目前,東方航天港已成功組織保障海上發射任務9次,累計發射衛星48顆,初步具備常態化海上發射能力。未來,東方航天港商業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基地建成後,預計可形成年均100發左右火箭總裝製造能力。

    依托海陽港「獨立、安全、可拓展空間足」的母港優勢,瞄準「國際一流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國家級空天信息產業園」的目標定位,海陽將建設國際一流的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培育國內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級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五年時間裏,海陽全力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全鏈條功能模塊,形成『前港後廠、北固南液、系統集成、出廠即發射』的能力布局。」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說道。(記者 孫珂 通訊員 龐磊 徐盛世 攝影 雲上天鏡)

責任編輯:嚴燕紅 一箭三星!全球最大火箭海上首飛成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