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民意建言】開徵奢侈品稅 改善政府收入

【民意建言】開徵奢侈品稅 改善政府收入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17 08:29: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黃遠康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社會除了關心財爺會否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之外,亦都關注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因為自2020年以來,香港已經兩次錄得逾千億元的赤字,目前財政儲備僅剩不足7000億。如果扣除當中屬於有指定用途儲備基金的款項,包括資本投資基金、未來基金、獎券基金等,則港府庫房的流動儲備其實只有3000多億左右,僅僅滿足政府5至6個月的開支之用,情況令人相當憂慮。

 考慮到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全球經濟仍未走出戰爭及疫情的陰霾,加上香港面對經常性開支日增的壓力,相信庫房緊張的狀況將會是香港今後一段時間都會面對的重要問題。因此,各路人馬都紛紛拋出不同的建議希望增加政府收入,包括近日有政黨倡議開徵陸路離境稅等。然而,除了以上建議之外,奢侈品稅亦是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

 雖然世界各地對於奢侈品的定義會因應當地人民的經濟水平和消費習慣而有所不同,但是不少先進發達經濟體都有徵收奢侈品稅。以中國台灣為例,當地就針對幾款產品徵收銷售價值10%的奢侈稅,包括價值300萬元新台幣(約75萬港元)或以上的車輛、自用飛機及直升機、價值50萬元新台幣(約12.5萬港元)或以上的家具、象牙、珊瑚、毛皮,以及船身長度超過30.48公尺的郵輪等。

 針對價值較高商品徵稅

 奢侈品稅的重要性,在於體現「能者多付」的原則。雖然奢侈品稅是一種固定稅率的間接稅,本身不具備累進的成分。可是,由於奢侈品的用家,都肯定是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消費者,讓他們承擔更多稅務責任,有助於減少貧富懸殊,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會。對於香港而言,作為享譽全球的「購物天堂」,每年都吸引大量內地及海外旅客到港消費,更加可以藉此把握機會,針對高消費能力的遊客徵收更多稅款,減輕庫房壓力。

 考慮到香港仍然每年吸引數以千萬計的旅客,加上本地不乏經濟能力強勁的中、高檔消費者,筆者認為,政府可以考慮針對銷售價值較高的兩種商品徵收奢侈品稅,分別是珠寶及鐘表和藥物及化妝品,以填補政府的收入缺口。事實上,以上兩款產品的銷售金額在過去一年有着明顯的增長。截至2023年10月的數據,本地珠寶及鐘表業的銷售價值高達接近500億元,而藥物及化妝品則超過260億元,兩者分別較去年同期錄得55%和39.6%的增幅。即使與疫情前的2019年比較,兩種商品的消費量增長亦分別上升79%和13%。

 即使目前全球經濟表現疲弱,香港的旅客水平亦未完全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是從以上的數據可見,不論旅客還是本地經濟條件較佳的市民,對於奢侈品的需求仍然有增無減,香港實在有條件就着以上兩款商品徵收奢侈稅以增加庫房收益。筆者強調,奢侈品稅的對象應該是價值高昂的產品,讓負擔能力較高的人士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至於一般貨物,例如用以「看門口」的自用藥物,則不應在徵稅目標的範圍之內。

 整體價錢仍具吸引力

 部分社會人士往往擔心,開徵奢侈品稅會打擊消費市道,不利香港經濟復蘇。不過,正如上述,對奢侈品有需求的人士,絕大多數都是中、高收入水平之市民或旅客,而他們的消費行為並不會因為加稅而大幅改變。就算相關產品的銷售總額因為稅項而有所減少,對零售業界的影響亦不算太大,而政府卻能從中獲得更多稅收以改善民生,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做法。

 另外,政府及旅遊業界相關人士亦會憂慮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會因為開徵奢侈品稅而受損,導致訪港遊客數量下降,影響業界及從業員的狀況。可是,香港能夠吸引旅客消費的原因,除了因為聚集世界各國的大型品牌之外,亦與香港沒有採取其他先進發達國家一樣的措施,對絕大部分貨物不徵關稅及不設銷售稅,令多數奢侈品的價格相對其他地方便宜。即使開徵奢侈品稅,儘管旅客支出無可避免有所增加,但是整體價錢上仍然較其他地方具有吸引力。再者,要改善本地旅遊業發展,政府加大力度興建觀光景點和推動綠色、文化深度旅遊是必不可少。而要做到這點,就更加需要政府有穩健的財政表現,所以開徵新稅補充收入是無可厚非的。

 特區政府向來信奉「滴漏效應」,相信上流社會的投資和消費,會逐步向下滲透,透過增加就業、改善僱員待遇、創造投資機會等而惠及中產基層,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經濟循環。既然如此,政府就更加應該進一步加強「滴漏」的效果,透過奢侈品稅讓上流社會的財富加快進入政府口袋之中,並由政府更好分配公共財富,達致改善民生的效果,讓全港市民一同受惠。

責任編輯:羅維維 【民意建言】開徵奢侈品稅 改善政府收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