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虎門遺堞遺思記

虎門遺堞遺思記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17 17:51: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王久辛

 六月末,威遠炮台的氣溫超過了40度,即使我和詩人李浩躲進炮洞,那瀰漫的熱氣依然讓人難以忍受。我將雙手放在一丈多長的大炮身上,後乾脆伸開雙臂抱住炮身,期盼清涼的大炮,能夠鎮去我胸口的燥熱。果然,還真有涼意浸膚了呢!我汗涔涔的胸衣,洇濕了炮身,留下小半圈兒的潮印子~~這難道是現實的今天與歷史的昨天擁抱之後,留下的痕跡麼?

 這時,瀕海的炮口,刮進了一股涼爽的海風,把我的思緒吹到了1841年2月,即中英在這裏爆發的那一場慘烈的海戰。儘管守衛的清軍將士在關天培衝鋒在前的拼殺中,與英軍展開了浴血的肉搏,然而終因全方位的弱勢與落後,根本無法抵擋英軍的堅船利炮,清軍有近五百人當場陣亡,大部分受傷,還有一千多人被英軍俘虜,而水師提督關天培則因堅不後退亦力戰殉國。相比之下,英軍僅數人受傷,戰艦毫髮無損,可見中英雙方武器裝備與戰略戰術的差距之懸殊,實在是太大了。而清軍將士忠於祖國的英勇獻身,則在英軍降維打擊下,顯得多麼的悲慘哀艷,甚至是慘不忍睹!虎門,這個威風凜凜而又響噹噹的名字深處,埋藏着的是中國人內心永遠都無法抹去的這樣一個奇恥大辱。也許組織採風的同志洞悉了我的心結,特意邀我來重溫這段歷史,是期冀着我能寫點什麼嗎?我如約而至,來到了坐落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海口東岸的威遠炮台,來到了距炮台不遠處的「海戰博物館」,參觀、感受、發現……

 是的,我感受並發現了一個公開的不是秘密的秘密。史書上一直都說: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藉口,派遠征軍侵華。而我在展廳看到的1831年9月8日,英國《中國信使報》發表的、題為《對華的戰爭》的文章,早就明白無誤地道出了他們在開戰前11年的狼子野心。正是這篇文章,最早披露了英國要發動對華戰爭的正式主張;之後的1833年,即開戰的前8年,英國商人哥達德在英國的《中國叢報》上,又發表了關於《對華自由貿易》的文章,更明確昭告了要通過武力達到對華貿易的目的。也就是說,即使林則徐沒有在虎門銷煙,只要清政府不允許他們來「貿易」,他們一定要對中國動武。而且一直都在醞釀準備,尋司一個最佳的開戰時機。就是說:你不讓我販賣鴉片,我就用大炮轟開你家的大門,闖到你家裏,用槍炮來逼着你的家人,同意我在你家裏販賣鴉片。歷史與現實何其相似,「自由貿易」在強盜的邏輯里,永遠都是弱肉強食的叢林野獸的法則,不存在你同意不同意~~這就是帝國主義的本質屬性吧?虎門海戰,這塊亮豁豁的歷史疤痕,至今仍然逼照着中華兒女的心,歷歷在目,揮之不去。讓我們看看英國《對華的戰爭》是怎麼說的吧?

 中國人從未想到有一天,外方會為了強行與中方簽署商業條約,並將為改變在廣東做生意的模式而付諸武力。……從所有現象看來,唯有通過武力才能從中國有所斬獲。

 「唯有通過武力」。這是英國人的意志,而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里,從來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崇尚真善美的民族,骨子裏就沒有強加於人的念頭,也永遠理解不了豺狼的貪婪。然而,人家已經下定決心要動武了,而且準備了十多年。事實上,清政府不是不知道戰爭的危機,正一步步逼近,於是斥巨資構築了「三重門戶」系列炮台,給兩萬守衛的清軍裝備了大炮。問題是,沒有科技支持的裝備武裝與防衛體系,也從不看看世界工業的發展與進步,只是閉着眼睛修築炮台,又怎麼可能一廂情願地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呢?

 果然,戰幕拉開,高下立現。那天,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在戰艦十艘、汽船三艘上的火炮支持下,登陸部隊向虎門要塞的各個炮台,發起了猛烈的轟炸與瘋狂的進攻。水師提督關天培指揮各炮台反攻,卻發現己方炮台發射的炮彈,根本就夠不着敵艦;相反,敵艦卻在我炮台射程之外,向我炮台猛烈轟擊,發發命中要害。就是說,我打不到他,他可以打到我。而且清軍炮台上的炮位是固定的,射擊半徑有限;而英艦炮位在艦上,不僅艦可以游移進退,而且炮位也是360度旋轉的;更要命的是:我方彈藥是工匠憑經驗配方裝填,藥力根本沒有達到最佳,所以射擊距離僅僅150米,而英軍的射擊距離竟數倍於我,人家是反覆進行科學試驗,藥方配製達到了極致,所以射擊距離達到了450米。我打他是老虎吃天夠不着,他打我是一打一個準,而且英炮是可近可遠可左可右,是全方位的精準打擊!如此看來,這已經不是敵我雙方在打仗,準確的說,這就是英軍對清軍的大屠殺!而所謂的具有「三重門戶」之稱的著名的虎門炮台防禦體系,在英軍先進的戰艦與大炮的轟擊下,只有挨打的份,完全沒有任何招架之力。悲呼哉?大痛之悲也!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年水師提督關天培設計建築的「三重門戶」防禦體系,即最強大的海防要塞「金鎖銅關」吧?戰爭前夕,關天培在威遠與鎮遠炮台之間增建當時清朝火力最強大的超大型炮台~~靖遠炮台,安炮 60 門;在上橫檔島新建永安炮台,安炮40門;在蘆灣山新建鞏固炮台,安炮20門;同時,還在副航道水底遍插木樁,將其封閉,以防敵艦通過。在大虎山島建了大虎山炮台,島北面設師船十艘,配以泅水陣式兵、中水對械兵、爬桅兵、能鳧深水兵130名,以拒防闖過虎門防線的敵艦……

 然而,看似固若金湯,牢不可破,然思維的層級不同,結果當然也就不同了。虎門海戰,我們的確戰敗了,但是這個戰敗,敗在工業落後,敗在科技落後,敗在軍事裝備、防禦體系落後,尤其是敗在思想層級的落後,而虎門「海戰博物館」展示的文字與圖片資料匯總出的結論,告訴我們:鴉片戰爭的歷史教訓,可以總結出很多條,但最為重要的是兩條:一是面對帝國主義強霸,決不能心存任何幻想;二是落後必遭暴打掠奪,沒有任何幸免的可能。

 正如虎門失陷,英軍接着發起進攻,先後攻破廣州福建廈門和浙江定海、鎮海、寧波等地,並溯長江上犯,開張了血盆大口,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之後,世界列強一看急了眼,這塊大肥肉不能讓英國獨呑,於是乎紛紛威逼清政府簽訂了更多的不平等條約,自此,中國徹底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教訓,對每一位中國人來說,都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儘管如此,當我駐足「海戰博物館」展廳,還是被清軍將士勇於犧牲的大無畏的壯烈精神所感動。明知無用,仍冒着敵人的炮火裝彈發射,有效阻滯英艦長時間不敢近前;水師提督關天培為提升士氣,拿出自己全部積蓄,甚至典押自己的衣物,給每位參戰士兵發銀兩元,以激勵士氣。當時,英軍直逼虎門第二道防線,琦善拒絕增援,關天培當眾宣誓:「人在炮台在,不離炮台半步!」直至中炮,與400多名將士一起,壯烈殉國。史載:血,由岸漫流入海,染紅了無邊的朝陽。

 早在炮台陷落前,關天培就抱着必死之心,寄回家一個小匣子,內有幾枚脫落的牙齒和幾套舊衣服,以為永訣紀念。噩耗傳來,林則徐揮筆寫下一副輓聯:「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鄉關面如生」。關天培的英勇犧牲,是中國近代史最悲壯的一個警嘆號,亦是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上捨身為國、英魂永駐的大烈大悲之壯舉豐碑。

 是的,一個國破家亡,一個英烈盡歿。這麼無邊無際的大災大難,我們怎麼可以不謹記永遠,而辜負了先烈前賢的捐軀與呼號呢?此刻,我不能不想起鴉片戰爭60年後,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陳天華憤然蹈海棄世前所寫《警世鐘》開題詩:「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誰遣警鐘鳴?腥風血雨難為我,好個江山忍送人!萬丈風潮大逼人,腥羶滿地血如糜;一腔無限同舟痛,獻與同胞側耳聽」。聽,聽吧~~好個江山忍送人?這是在問中華兒女的子子孫孫吧?讓我們:謹記住,莫辜負。

 (刊於2023年9月11日《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羅維維 虎門遺堞遺思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