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金融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共建「一帶一路」體系

深圳金融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共建「一帶一路」體系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1-25 09:54:56 來源:深圳商報

 迪拜光熱光伏混合發電項目,投產後可為32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塔烏公路,可縮短塔吉克斯坦南北通行時間5-6小時;安哥拉凱凱水電站建成後年平均發電量達8566億瓦時,將滿足安哥拉50%以上供電需求……

 自倡議共建「一帶一路」以來,中國在海外建設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國際工程項目,推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當地居民就業與收入,與共建國家共繁榮。在這些重大項目的背後,時常能發現中國平安的「身影」——一張張保單、一筆筆授信……從貿易到投資,從共建到共享,多年來,中國平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

 而這正是深圳金融業多年以來,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中的一個「縮影」,許許多多個深圳金融企業一往無前,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留下了「絲路金融」的重要篇章。

 平安產險

 累計為共建項目提供超1.28萬億元風險保障

 深圳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在打造共建「一帶一路」樞紐城市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堅實的基礎。

 如果說深圳金融業共同書寫了「絲路金融」的重要篇章,那麼,中國平安在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3年5月20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安哥拉凱凱水電站舉行截流儀式。安哥拉凱凱水電站項目被譽為非洲「三峽」工程。該項目建成後年平均發電量達8566億瓦時,將滿足安哥拉50%以上供電需求,建設高峰期將為當地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極大地促進當地經濟及社會發展。這一項目的主承保方正是平安保險,主承70%份額,保障保額45億美元。

 由於保險所具備的風險轉移、風險減量、損失補償、資金融通等獨特的屬性,中國平安這些年來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共建中,不僅扮演着重大項目的「護航員」、社會「穩定器」的角色,滿足多種風險保障需求,更通過直接投資或融資的方式支持項目建設,成為企業堅實的「金融後盾」。

 在保險保障方面,平安產險累計為1573個「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超1.28萬億元的風險保障,覆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孟加拉國、沙特阿拉伯、老撾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中國信保深圳分公司

 支持共建國家出口和投資1680億美元

 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駐深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深圳分公司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也取得了累累碩果。並依托全球龍頭電信企業,在服務深圳參與發展中國家電信基礎設施建設中不斷展現信保擔當。

 2013年以前,布基納法索國內尚無一條全國範圍內的國家骨幹網絡,嚴重製約了當地的互聯互通和信息通信的可持續發展。中國信保深圳分公司歷時5年推動布基納法索首個全國性國家骨幹網絡於2019年落地,建設光纜2000多公里,連接布國19個省、47個城市,對整個布國通信網絡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十餘年來,中國信保深圳分公司先後支持華為、中興廣泛並深入參與「全球南方」電信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和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支持深圳電信企業在發展中國家電信業務金額超過793億美元,惠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10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截至2023年底,中國信保深圳分公司已支持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出口和投資1680億美元,累計支付賠款7億美元。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共建「一帶一路」體系

 「金融是『一帶一路』共建中實現資金融通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深圳金融業通過產品創新、產融結合、綠色低碳、金融科技等多層次、多元化領域,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貢獻力量。」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圳未來將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金融合作計劃:

 具體而言,一方面是加強創投業合作。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創業資源豐富,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52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5.5%,在國內均僅次於北京。近年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力推產業多元化,重點投資於全球高增長行業,如數字科技、生物醫藥、可再生能源等,與深圳的優勢產業有許多契合點;一方面是加強金融科技領域合作。「深圳金融科技在亞太區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平安科技、招商金科、華為金融等一批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龍頭企業,落地了央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百行徵信、金電雲等一批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作為國內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應用場景超過130萬個。下一步,深圳將繼續推動與阿布扎比、新加坡等地合作舉辦金融科技節,挖掘更多深圳與中東地區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機會。」

 同時加強可持續金融領域合作。深圳出台了國內首部綠色金融地方法規,也是全球首部規範綠色金融發展的綜合性法案,在環境信息披露、綠色投資評估、綠色金融制度建設等方面率先探索。深圳積極鼓勵社會影響力金融實踐探索,近年來湧現出一大批「最佳實踐」。如,騰訊微信支付為解決菲傭匯款問題推出的跨境匯款,5分鐘內可到賬;平安銀行智慧養老頤年卡,戶籍老人覆蓋率超90%。國任財險推出「E路守護綜合保障服務」,為30萬外賣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保障。「下一步,希望推動深圳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可持續金融領域合作。」

 此外,有序拓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阿布扎比、巴林等中東地區交易所探索先行開展ETF互通,條件成熟時,逐步向債券通、基金互認、公募REITs互掛等拓展。同時,引導投貸基金積極開展資金募集工作,加強與國資國企合作,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夯實項目儲備,推動投資進度。」(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謝惠茜)

責任編輯:程向明 深圳金融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共建「一帶一路」體系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