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瞭望】中國晶片大飛機高端醫療產業後發制人

【經濟瞭望】中國晶片大飛機高端醫療產業後發制人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1-29 22:10:2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製造今非昔比,已經開啟了對西方的雙道超車模式,並且在高鐵、船舶、汽車、綠色能源等多個產業領域開始形成競爭優勢。即便在被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卡脖子」的高端晶片、大飛機、高端醫療設備等領域,中國也正在不斷突破、奮起直追,呈現了後發制人的態勢。

 第一、華為突圍而出,高端晶片突破美國封鎖。2023年8月華為Mate 60 Pro手機悄然上市,不僅引發了國人的搶購潮,而且華為Mate60的衝擊波還輻射到了全世界,特別是美國尤其不淡定,因為華為Mate 60 Pro手機所搭載的麒麟9000s晶片是純血統的中國研發和製造的5G晶片,其性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美國生產的高端晶片。華為此舉將美國企圖通過制裁手段將中國高科技企業一網打盡並置華為於死地的如意算盤化為泡影。目前,雖然華為研製和生產的麒麟9000s晶片產能仍然有待提升,Mate 60 Pro手機仍一機難求,但是美國已經失去了通過高端晶片卡中國脖子的手段,中美在高端晶片研發製造方面的競爭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變化,中國被卡脖子的局面已經得到根本改變。

 事實上,自美國對中國發動科技戰以來,中國科技企業奮發圖強,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將美國的制裁一一化解,高端晶片製造這個中國產業最大軟肋也在悄然生變,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資料,2023年中國積體電路(IC)進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出現下降。從相關資料上可以看出,我國正在不斷提高本地晶片產量以應對美國的晶片打壓。進口資料上,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積體電路4795億顆,較2022年下降10.8%;進口金額3494億美元,下降15.4%。可以預期,中國晶片產業對外依存度將會不斷下降,按目前的勢頭,不需要太長時間,中國晶片不僅能夠實現基本自給自足,而且還能夠供應全世界。

 過去40多年來中國發展的無數事實表明,凡是在某個技術或產業領域只要中國實現突破,哪怕是在外國人看來高不可攀的所謂科技明珠,只要中國一旦拿下,那麼這顆明珠的身價離白菜價已經不遠;同樣,過去40多年來的無數事實證明,西方國家所擁有的一切所謂高科技,只要引發了中國的高度重視,很快就能夠實現突破,如今,美國擁有的高端晶片製造技術已經被華為突破,所謂的高端晶片很快就有可能變成中端甚至低端晶片,中國在晶片領域反制美國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了,如果有人不信,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國產大飛機突破美歐壟斷,正蓄勢待發。1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發生空中險情,機艙側面一處內嵌式應急門脫落,客機緊急降落。美國聯邦航空局隨即下令停飛由美國的航空公司運營或在美國境內運營的該型飛機,以進行安全檢查。之後,全球多家監管機構和航空公司也宣布停飛該型飛機。1月14日傍晚,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77飛機與美國達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17飛機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發生碰撞,尚不清楚這起事故是否與波音飛機的製造缺陷有關。1月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行從瑞士達沃斯啟程返美途中,他搭乘的專機發生「嚴重機械故障」,布林肯及隨員只能被迫下機。1月18日,美國阿特拉斯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8型飛機在起飛後不久機身着火,不得不緊急迫降。事故頻發,波音公司遭遇信任危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說,布林肯的專機都出問題,這是對美國波音公司已嚴重受損聲譽的最新一記重擊。

 國產高端醫療設備逐項突破

 相反,隨着中國製造的C919機型在2023年5月28日正式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並且在2023年開始批量交付,目前已經投運四架飛機,標誌着中國的C919大飛機己經突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壟斷局面,加之C929正在快速推進過程中,中國大飛機有望在未來二十到三十年內與波音、空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據1月22日最新消息,目前國產大飛機C919已經拿下了超過1200架訂單,形成了可觀的大飛機產業鏈。目前C919的國產化率已達60%,國內形成了規模化生產能力,未來幾年將達到30至50架。國內大飛機製造前景值得期待。長久來看,國產大飛機將後發別人,有可能後來居上。

 第三,國產高端醫療設備逐項突破,全面崛起指日可待。2019年之前國內高端醫療設備超過80%份額都被國外企業壟斷。2019年8月,海信推出新一代4K超高清內窺鏡顯示器HME8C32等核心技術,大幅提升醫學影像在色彩還原和清晰度方面的表現,完成了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的一次新突破。2023年,是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製造井噴式發展的一年,2023年1月5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我國國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品獲批上市。作為國產首個ECMO設備和耗材套包,上述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性能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準。2023年7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功研發出了一款高端核磁共振儀,並已實現了量產,該儀器的性能與國外進口設備不相上下,一舉打破了這項核心技術被外國壟斷的局面,而一台的售價還不到300萬元,只有外國進口設備的十分之一!2023年8月南京生物醫藥谷園區企業鳳麟核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麒麟刀」醫用直線加速器KylinRay-MELAC獲批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此次產品上市標誌着中科超精「麒麟刀」腫瘤精準放射治療系統五大系列產品全線上市,也是行業內此類研發上市最快記錄,打破了高端放療技術「卡脖子」局面,實現了民族自主高端放療品牌新的突破。

 如今,西方國家醫藥企業統治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目前中國的醫藥企業正在逐項突破,全面崛起指日可待,西方醫藥企業在中國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據悉,中國CT市場高端/超高端設備國產化佔比從2012年的0%增至2022年的55%。磁共振(MR)設備高端的3.0T MR國產設備佔比從2012年的0%攀升至2022年的48%。2019-2022年高端超聲設備的國產化增速高達114%,2022年國產高端彩超的市場份額達到24%。

 2023年年底中國醫療設備企業傳來好消息,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海外簽約,圖邁®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贏得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海外銷售第一筆訂單,標誌着在高端醫療裝備賽道上取得國際市場的全新突破。接下去,西方醫藥企業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應對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製造業的崛起,因為,一旦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製造業形成了競爭力,那麼,西方醫藥企業的噩夢已經不遠了。

 顏安生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經濟瞭望】中國晶片大飛機高端醫療產業後發制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