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花開嶺南待客來——「請到廣東過大年」側記

花開嶺南待客來——「請到廣東過大年」側記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1-30 11:31:49 來源:新華社

此時此節,嶺南的溫潤,就是最美的鄉愁。

每逢春節,是廣東繁花綻放最絢爛的日子。夭夭桃紅、綽約水仙、晚艷金菊、富貴牡丹……廣東知道,越到冬天,她「責任」越重,所以把花開得越艷,給冬天的人們以希望。

每逢春節,是南粵大地以「廣東溫度」迎來客的時刻。燦爛冬陽、翔海沙鷗、如家客棧、墨香書院……雲山珠水間,流淌着自然的溫度,人的溫度,更有文化的溫度。

今年春節,「請到廣東過大年」活動邀請全國人民「遇見一個有溫度的冬季,開啟一趟有溫度的旅程」。在佛山宋城演藝千古情,在清遠遇上久違的年貨大集,在陽江逛海陵島打卡「南海Ⅰ號」……我們仿佛聽見廣東在呼喚:嶺南花開,可緩緩歸矣。

XxjrmtC007001_20240130_CBMFN0A004.jpg

市民在廣州水上花市參觀遊覽(2023年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好暖好美:花開嶺南四季

一到冬天,就感受到祖國的遼闊。當西伯利亞的寒流讓北方大地千里冰封、銀裝素裹之時,南海之濱的廣東依舊陽光燦爛、花紅葉綠。

13至21攝氏度,是廣東冬天的平均溫度。21攝氏度,是溫暖如春、可羅衣輕衫「乘桴浮於海」的溫度。數九寒天裏,一束暖暖冬陽,當有人間至美的幸福感。

迎春花市,是廣東春節最不容錯過的美。每到春節花市,花農拿出準備已久的各式鮮花擺出最漂亮的造型,手工藝人拿出壓箱底的作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一家人拖大抱小、年輕人呼朋引伴,逛好物、賞鮮花,節日的氣氛在此洋溢開來。

不遠千里來看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著名作家秦牧在散文《花城》中說:「一年一度的廣州年宵花市,素來膾炙人口。這些年常常有人從北方不遠千里而來,瞧一瞧南國花市的盛況。還常常可以見到好些國際友人,也陶醉在這東方的節日情調中,和中國朋友一起選購着鮮花。」

亞熱帶氣候帶來的充沛熱量,成就了廣東一路繁花,一路盛景。「嶺南處處是春天,廣東時時有風情。」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紅說。

在粵北丹霞群峰,「奇峰怪石,色如朱丹,燦若明霞」的赤壁丹崖,在綠水環繞中、「雄、奇、秀、險」間講述着千萬年地質演變的厚重滄桑和造化神奇。

在南部濱海沿岸,南沙濕地公園遊人如織、賞鳥觀海,大鵬灣大小梅沙「海客」雲集、逐浪奔跑,海陵島十里銀灘人聲鼎沸、踏沙而行。

在粵東潮汕地區,沖一杯工夫茶,在茶香瀰漫里靜坐潮州古城,在古城牆、牌樓里穿越歷史,勾勒南方城市的細節,傾聽澄碧韓江上的廣濟橋講述「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故事。

在粵西雷州半島,祖國大陸最南端的燈樓角、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和「會呼吸的」珊瑚房子等獨特景觀,讓曾經偏遠貧窮的「南極村」正成為旅遊打卡聖地,節假日一房難求。

瓊州海峽和北部灣的海水交匯,每當漲潮時分,兩個海域不同溫度、不同顏色的海水碰到一起,恰好在北緯20°13′14″處形成合水線,被遊客浪漫地稱為「愛的刻度」,無數情侶在碧海藍天之間留下美好的回憶。

壯麗山河裏,廣東那一抹溫暖的亮色令人心醉。

XxjrmtC007001_20240130_CBMFN0A005.jpg

人們在廣州花市遊玩、選購(2023年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好吃好客:不張揚熱烈最是浸潤人心

這裏不只有美景,更有美食。

「食在廣州」是老餮們心中的鄉愁。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總有一款最解你的胃口。夏飲涼茶解暑,冬食羊肉滋補,秋風起時吃臘味——每一個季節,老廣都有執着的美食追求。

清蒸魚有沒有靈魂,白切雞是不是「走地雞」,講究的是清淡背後極致的鮮美。無論哪裏的食客,大概對「好吃在廣東」都沒有異議。廣東人對美食,早已不僅僅是生存需要,更是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態度。

2023年,廣東省接待遊客7.77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超9500億元,均居全國首位。每逢節假日,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總會登上假期最熱門旅遊城市前十位。

沒有全國聞名的名山大川,也沒有炙手可熱的旅遊景區,卻是吸引遊客最多的省份。

廣東的魅力從何而來?來自廣東人包容八方的心態、熱情好客的態度、周到溫暖的服務。

在廣東,經常有人提到一些獨特的細節。

當你進到一個店舖,用粵語打招呼的老闆聽到客人說普通話後,「不管普通話有多普通,都會努力改用普通話跟客人交流」。

當你去菜市場買一把小蔥,老闆還貼心地送你一個袋子;當你只買二兩瘦肉,老闆也幫你切好片;當你買一條魚,老闆不僅幫你殺魚刮鱗還能幫你剁塊;當你想煲湯卻不知道如何煲,老闆會把所有食材備齊還不忘叮囑幾句。這被稱作「廣式服務」「廣式熱情」,不熱烈如火,卻浸潤人心。

在粵語裏,喜歡一個人、一樣事物或一個地方,經常會用「中意」來表達,年輕男女表白時也會說「我中意你」。

在廣州生活了十年的北方姑娘在朋友圈表達自己對廣州的「中意」:「在廣州,無論多晚,總有一家便利店亮着燈,隨時都能進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暖。」

本質上是微型超市的便利店,因購買方便、價格實惠而深受市民鍾愛,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全市便利店超過5000家,大約每3000多人就有一家便利店。置身廣州城區任何一個位置,方圓500米內必有一家便利店。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如同夜晚回家時陽台上點亮的那盞燈,溫暖着這座城市裏千萬人的心靈。

這就是一座城市的溫度。2019年,廣州提出要「構建15分鐘生活圈」,到2035年主城區、南沙副中心和外圍城區實現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90%。

攜程發布的《2024春節旅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將是龍年首個出遊高峰。廣東省春節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969%,廣州、深圳成為國內熱門目的地,廣州春節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11倍。

XxjrmtC007001_20240130_CBMFN0A006.jpg

在江門市新會區大澤鎮山頭坪,遊客在花海中泡茶(2023年1月29日攝)。新華社發(黃繼明攝)

好品好文:活態傳承的時代風采

「百貨均輸成劇邑,五方風氣異中原。」在中華文化之林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帶着北回歸線的熱度而別具風格。

「廣州乃至整個廣東的旅遊服務,既有一線城市的專業、規範、水準,又有平等、親民和煙火氣,內核其實是傳承千年的嶺南文化。」廣州旅遊協會及文化娛樂協會秘書長肖立斌說。

「我來東莞17年,來圖書館看書有12年……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在圖書館了……識惠東莞,識惠外來農民工。」3年多前,讀者吳桂春給東莞圖書館130多字留言,感動了全國網民,展現出文化的溫暖。

除了加大圖書館建設,廣東全省還在推動「粵書吧」「粵文坊」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新空間建設,以「高顏值+新服務」為群眾創造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打造了4000多家具有鮮明特色和人文品質的公共文化新空間。

在廣州東山老城區,一座座有着百年歷史的小洋樓間,藏有最美「粵書吧」柏園書吧。它位於歷史文物建築「史語所」舊址,風格典雅,獨具特色。綠樹蔭、紅磚牆、滿洲窗和花地磚空間裏,遊客和讀者靜坐讀書,成為人潮湧動的東山城區里一道靜謐的風景。

在節假日熱門旅遊目的地榜單上,博物館、圖書館往往榜上有名。廣東省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院、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廣州圖書館、東莞圖書館……火爆程度堪比熱門景區。

在活態傳承中感受文化的溫度。脈脈北江水,穿過廣東北部的清遠市,一路向南匯入珠江奔向大海。在清遠城區中心的江段上,江心島猶如一葉扁舟點綴其中。島上綠樹繁茂,微風拂人,廣東首家嶺南書院——江心島書院就坐落於此。

「這是我最熱愛的城市角落。」56歲的清遠市民陳衛紅已經堅持在這裏「打卡」6年,幾乎每天都來此讀書幾個小時。

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重要載體的嶺南書院曾盛行一時。南宋名臣崔與之創建嶺南學術史上第一個重要流派「菊坡學派」;「白沙先生」陳獻章公車巡城引得廣州萬人空巷;明代大儒湛若水在西樵山創建四大書院,使其成為「理學名山」;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創辦新式學堂廣雅書院,「以礪士品,而儲人才」;在萬木草堂和越秀山上,康有為、梁啓超與同道者變法圖強……

如今,這些曾引領風氣之先的書院,又重新回到嶺南民眾的視野之中,許多具有百年、千年歷史的書院正在悄然「重生」。

重修的金山書院位於潮州北閣佛燈景區,背依金山、面臨韓江;重建的豐湖書院,位於惠州西湖五湖六橋十八景之一的豐湖半島上;肇慶星岩書院原址為宋代包拯所創,是當地最早的書院;梅州東山書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是葉劍英元帥的母校……這些書院,多坐落於風景秀麗之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綿長的歷史文脈。

在全國文旅市場火爆熱烈,各地文旅局長「花式內卷」中,向來低調務實的廣東努力「卷內涵」。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讓歷史在人們生活中傳承,便是最好的保護與傳承。(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凱星、葉前、吳濤、鄧瑞璇)

責任編輯:林鏗泓 花開嶺南待客來——「請到廣東過大年」側記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