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收藏「琪」觀】氣象萬千 水墨妙境

【收藏「琪」觀】氣象萬千 水墨妙境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1-30 18:06:5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蕭芬琪)李柱石的《巖泉山道圖》布局開闊,小徑如白練般蜿蜒縈繞於山間,近景山泉奔流直下,中景一座竹橋坐落於山間,兩三行人正向山中前進;遠景是巍峨高聳的山峰,隱入繚繞的雲煙中。畫家用筆法度森嚴,山石以墨線勾皴,表現出嶙峋的質感。山巒頂端以墨色暈染出樹木茂密的感覺,令畫面張弛有度。近景以中鋒用筆為主,線條細密,結構嚴謹;而遠景以用墨為主,淡墨層層暈染,拉開了畫面的空間,形成豐富的層次感,筆墨相得益彰,呈現出剛柔並濟之美。

李柱石作品《巖泉山道圖》。

 《巖泉山道圖》左上方有著名學者饒宗頤教授的題跋:「柱石沉潛黃鶴山樵,深得其皴法,復以經濟學家手腕,處理畫面與六法之經營位置理相通。」饒教授指出李柱石的山水皴法得益於對元四家之一王蒙的深入研究,畫面布局,安排縝密,其經濟學家的思維與南朝畫家、理論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的「六法論」之「經營位置」道理相通,評價很高。

 清代畫家方薰曰:「筆墨之妙,畫者意中之妙也」。黃賓虹稱「國畫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李柱石這幅山水畫,以純粹的水墨來表現,畫面上以書法用筆為主,富有靈動性和節奏性,筆跡迤邐自然,樸散疏鬆之中見遒勁,蜿蜒起伏的線條隨筆生趣,營構出空靈、淡泊、蕭散的山水境界。

《巖泉山道圖》局部。

 王維在《山水論》中將山水之神稱為「氣象」,即「含情而能達,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則自有靈通之句,參化工之妙」。山水畫描繪的是自然萬物之景,是返璞歸真後的藝術真實,其境界之美是畫家的個性與靈魂傳達出的神韻。此圖以精妙的運筆和深遠的畫面布局,將自然之景的空靈之境融於水墨之間,體現出畫家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折射出繪畫中所蘊涵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江山本如畫,內美靜中參」的美學,營造出一種「出神入化」的山水境界。

 李柱石(1919-1992),廣東台山人。擅山水、人物、駿馬。原為經濟學家,曾任廣東省立法商學院副教授,後定居香港。作品先後在歐、美、亞洲等地展出,獲香港藝術館、法國及意大利的博物館等收藏。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收藏「琪」觀】氣象萬千 水墨妙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