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增強「興」動能 增加獲得感

【商報時評】增強「興」動能 增加獲得感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2-01 08:40:0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政府統計處昨最新公布,去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2%,扭轉2022年跌勢,單計去年第四季,按年增長4.3%,數據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並不算差,顯示經濟正在穩步恢復。惟市民的感受更多是股樓不振,收入受壓,獲得感差強人意,對經濟前景亦持觀望態度,說明香港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故在增強「興」的動能上,本港需要再加勁,鞏固和善用自身強項,主動發掘新增長點,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開拓前進,鞏固經濟增長勢頭,更好增進民生福祉。

 去年香港經濟增長3.2%,主要得益於疫後全面通關復常,特區政府積極作為,為刺激消費、振興經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推出「日夜都繽紛」,盛事一浪接一浪,激發市場活力和本地消費;「搶企業」「搶人才」初見成效,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主動「走出去」,到海外推介香港,拓展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市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與內地在金融、創科等領域的合作愈發緊密,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鞏固,國際創科中心發展現蓬勃之勢。正是在系列政策推動下,香港不斷啟動有效市場,帶動經濟實現穩步回升。

 當然,也要看到復蘇之喜中有憂。從數據看,去年第四季私人消費開支雖然按年升3.5%,但按季卻放慢2.7個百分點;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升15.7%,亦較第三季明顯放慢6.1個百分點;服務輸出和輸入分別按年增長22.1%和27.4%,兩者都按季放慢逾1個百分點,足見香港發展面對的內部及外圍壓力不容低估。當前樓市和股市疲弱,政府財政赤字缺口擴大,本財年首9個月已錄得1423億元赤字,加上高息環境、地緣衝突、全球供應鏈受到干擾等不利因素,都將繼續影響本港,亦令市民預期轉弱、信心不足。因此當局更需要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增強發展動能,推動經濟持續向好,並切實提升市民生活的滿意度,增強獲得感,積極穩住信心。

 李家超特首表示,新的一年特區政府會做好三大重點工作,包括盡快完成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持續不斷改善市民生活。三項工作堪稱三位一體,盡快補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短板」,將為本港提供更安全穩定的環境,有利於聚焦拼經濟、拼發展,吸引更多外來投資者來港投資創業,二十三條立法越快越好,「早一日得一日」。

 面對未來複雜的周邊環境,香港更要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多吸引企業和資金,提振資本市場,壯大「盛事經濟」,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加快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尤其要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善用國家支持,發揮和增強國際化優勢,圍繞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砥礪前行,實現經濟穩步向好。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正在籌備中,如何出招增活力促發展,並鞏固市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值得期待。社會各界亦應少一分焦慮懷疑,看到香港優勢猶在,多一分信心定力,各盡其責、各盡所能,共建美好香港,共創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靜文 【商報時評】增強「興」動能 增加獲得感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