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兩會前瞻|提振信心是一道「必答題」

兩會前瞻|提振信心是一道「必答題」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2-28 09:02:37 來源:香港商報

    「以務實有力的行動來提振全社會的信心」。龍年春節假期後首個工作日,國務院着手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並這樣發出開工動員。提振信心顯然是今年全國兩會的一道「必答題」。

    需設定合理目標

    經濟發展目標怎麼定歷來是每年全國兩會焦點。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世界經濟復蘇「乍暖還寒」,外部環境嚴峻複雜之際,今年中國如何搭建經濟發展參照尤其受關注。

    此前的省級地方兩會上,多地為今年經濟發展設定了「高標準」。如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去年GDP同比增長4.8%,今年瞄準了更高的5%;浙江也將增長目標從去年的「5%以上」調高至「5.5%左右」。但目標之「高」並不局限於增長數字。應對國內外複雜環境,亦有一些省份務實地下調了今年GDP增速目標,聚焦於改革創新和改善民生,力圖在高質量上有所突破。

    這種務實有力的思路或繼續出現在全國兩會上。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為2024年定調。在此背景下,中國制定今年經濟發展各項目標料將從國情和實際出發,緊扣時下面臨的困難挑戰,充分考慮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需要,突出速度和質量的統一。

    需創新發展路徑

    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情況下,加快發展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的新質生產力,被認為是中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振信心的必由之路。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周文稱,新質生產力一旦形成,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

    已有不少省份抓緊行動,勾勒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線圖。不過,各地嘗試「破題」之後,做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篇大文章仍需從更高層面定下基調、填充細節。

    需聚焦關鍵群體

    作為中國60%以上GDP、80%以上城鎮就業的貢獻者,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事關經濟全局,也是提振信心的重點關注對象。

    眼下,受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家有觀望情緒。不過,激發民企活力的行動已經在路上。春節前地方兩會,「民營經濟」成為熱詞;節後各地聚焦拚經濟的「新春第一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亦是一大着力點。不少省份都提到,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企和企業家權益。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打造讓企業安心的營商環境,去年以來一系列重磅措施已落地見效。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還將為此作出哪些精準設計,代表委員又會貢獻哪些真知灼見,值得期待。

    一年之計在於春。從中央到地方,中國正以積極的政策、有力的行動,直面提振信心「必答題」。相信在這個3月,答案將更加清晰明確。(據中新社消息)

責任編輯:蔣璐 兩會前瞻|提振信心是一道「必答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