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建評】因時制宜 務實有為

【建評】因時制宜 務實有為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3-04 08:20:54原創 來源:香港商报

 立法會議員 陳克勤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公布了最新一份《2024-25年財政預算案》,內容涵蓋了各個範疇,包括加強貿易、旅遊、創科、綠色產業、民生等方面,同時投放大量資源於金融、經濟及創科範疇,可見政府想要做好經濟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回應了不少民建聯對財政預算案的建議,無論是在提振市場、穩定公共財政抑或改善民生方面,包括全面「撤辣」、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及「生果金」等各項津貼、增加長者社區券及長者院舍券數目、增設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和增加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並增加名額、延續電動車「一換一」稅務優惠及加強職專教育等,相信財政司司長用心聆聽市民及各界的訴求,是一份務實有為的財政預算案。

 呼聲已久的全面「撤辣」終於達成,買賣房地產雙方不用再繳付住宅物業的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只需要繳付基本印花稅最高至4.25%。如民建聯的建議,「辣招」的作用是要壓抑樓市及炒風,現「辣招」已失去原有功能及不合時宜,全撤是合理之舉。全撤的確有短期及正面刺激樓市的作用,坊間仍有不少憂慮在全撤後樓價會大升或大跌,值得留意的是樓價的波動是受市場、經濟環境及息口等環境因素影響,市民應做好期望管理,避免過分憂慮。

 應警惕結構性財赤問題

 另一方面,金管局昨日即時調高物業按揭成數上限及暫停壓力測試,壓力測試的原意是要保障買家及銀行雙方,確保買家有供款能力,銀行亦能定期收回貸款。政府表示暫停壓力測試是基於息口見頂,以及主要是暫停加兩厘的壓力測試,一般的壓力測試仍然存在,市民在置業時仍應審慎考慮,量力而為。

 在公共財政方面,財政預算案公布了四項增加收入的措施,包括薪俸制稅階、累進差餉制、增加商業登記費及酒店房租稅,合共收入估計約31億元。另外會每年發債約950億至1350億元,五年上限不超過5000億元。雖然陳茂波稱發債是投資未來,並非用於支付經常性開支,然而,在長期收支不平衡及開支增長大於收入增長的前提下,財政儲備在計及發債收入後才預計達到6851億元,換言之未來五年一直要依靠發債來維持財政儲備,是否已經脫離了5至6年的周期性財赤,而進入了結構性財赤的問題,值得政府深思。

責任編輯:程向明 【建評】因時制宜 務實有為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