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5周年,也是澳門回歸25周年。過去五年,粵港澳大灣區以創新驅動,結出累累碩果。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共提交9項建議,聚焦大灣區融合發展,建議促進灣區內中成藥及大健康產品的互通互認,建議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政策及措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為「健康灣區」建設再提速
據悉,隨着《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床急需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暫行規定》和《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簡化在港澳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註冊審批的公告》先後出台,打開了粵港澳大灣區藥械互通的大門。
不過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李楚源對目前大灣區藥械互通進程仍有更大的期望,在他看來,目前,實現互通的主要是外用中成藥,在港澳已取得合法使用許可的中藥產品進入內地銷售前仍需按新藥上市程序重新進行審批,一定程度制約了大灣區醫藥產業的融合發展。
為此,李楚源建議,支持港澳地區製造的傳統中成藥通過廣東省簡易註冊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市試點銷售,並擴大港澳和廣東省醫院的內部中藥製劑的互認互用範圍。同時,進一步為產業融合提供便利,譬如制定三地醫藥大健康產品及原料的「白名單」,縮短出入境抽檢時間或免檢出入境。
出台政策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
此外,李楚源還關注到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熱潮。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有5334萬人次港人北上,其中超過4000萬人次經由深港口岸出境,約等於每個香港人平均到內地7次。
「港澳居民北上消費,促進了內地與港澳的經濟合作和民生交流。」李楚源建議,「應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政策及措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他介紹說,例如可探索在合理範圍內優化可攜帶通關的消費品,像肉類、禽類和蛋類,在深圳、珠海、廣州等城市先行先試,開設快速攜帶「白名單」,也可以試點允許部分內地龍頭企業符合條件的名優中藥保健品和滋補品,在一定數量內納入可通關攜帶物品等。
此外,他還建議,應完善跨境醫療康養消費配套措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醫療檢查結果互認、執業醫師資質互認、醫師處方互認,並鼓勵廣東興辦面向港澳的養老服務基地,吸引港澳居民到內地養老。
「除了生活上的融合,文化上的融合也大有可為。」李楚源表示,借澳門回歸25周年的契機,積極發展人文經濟,推動粵港澳三地合作共建大灣區中醫藥博物館,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產業的發展。
提交9項建議反映民生及行業關切
據悉,在本次全國兩會上,李楚源共提交了9項建議,多維度反映民生和行業關切。其中,就發展新質生產力和醫藥科技創新方面,他提出大力推動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發展和支持兒童中成藥創新發展等建議。
李楚源認為,數碼化是生物醫藥健康行業轉型的必然趨勢,但如何開展實現數碼化亟待規範指引,建議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生物醫藥健康數字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並構建有效支持生物醫藥健康行業數碼化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降低企業數碼化轉型成本,同時促進研發和應用兩端緊密合作,重點打造一批全國性生物醫藥數碼化轉型示範企業。
針對兒童用藥研發、品類、劑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李楚源建議持續完善兒童用藥研發的政策體系,加強兒童藥品基礎科研創新,規範兒童臨床研究評價標準,同時鼓勵中成藥優勢大品種進行兒童方向的改良創新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李楚源首次提出為過期藥品回收立法的建議,推動了對於妥善處理家庭過期藥品的相關科普。今年,李楚源再次對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提出建議,包括完善過期藥品回收管理的法律制度、設立過期藥品回收管理專項資金以及構建「互聯網+」過期藥品回收管理機制。
作為來自廣州的全國人大代表,李楚源一直心繫廣州的發展,今年他提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南沙交通中心樞紐的建議——鞏固提升南沙軌道交通中心樞紐能級,加速構建以南沙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記者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