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源泉,截至去年年底,山東全省實有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達到1465.9萬戶,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4.4%;全省新登記經營主體216萬戶,居全國第二位。透過整體數據看經營主體發展水平,亦不難發現,山東省內經營主體的質量也正在持續優化。
經營主體質量的優化,首先體現在其結構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山東全省實有企業數量占經營主體總量的31.8%,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新登記企業佔比32.8%,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企業佔比的提高,說明山東省內經營主體結構不斷優化。
其次,山東轄內民營經濟活力也更加凸顯。據悉,截至去年年底,山東全省實有私營企業449.5萬戶,同比增長6.4%,增幅居各類型經營主體首位。新登記私營企業在新登記各類企業中佔比持續提高,達到98.8%,民間資本在投資創業中的主力軍作用持續顯現。
透過整體看細節,山東省內經營主體的品質提升明顯。數據顯示,服務業領域,2023年底,山東全省實有經營主體338.3萬戶,同比增長6.6%;年度新登記經營主體186.3萬戶,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住宿餐飲業分別增長22.9%、20.1%。數字經濟領域,2023年底,山東全省實有經營主體86.9萬戶,同比增長24.6%;年度新登記經營主體17.3萬戶,同比增長18.7%。文旅產業領域,2023年底,全省實有經營主體27萬戶,同比增長25.6%;年度新登記經營主體5.8萬戶,同比增長47%。
經營主體義無反顧地進,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可以暢通無阻地退。據悉,在企業退出領域,山東率先實行企業註銷「一件事」集成辦,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人社廳等九部門,減並材料、優化流程,將企業依次向各部門分別提交材料的傳統模式,改造成「一窗受理、信息共享、並行辦理」模式,實現企業「一網」申請全部註銷業務。2023年,山東全省七成以上企業通過簡易註銷渠道退出市場。同時,通過全面實施經營主體「代位註銷」制度,山東1.14萬戶「殭屍」企業退出市場,加速了經營主體的「新陳代謝」,經營主體質量持續改善。(記者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