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為打造「海上新廣東」作出湛江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為打造「海上新廣東」作出湛江貢獻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4-03-08 15:28: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7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廣東省把湛江作為再造「海上新廣東」重點建設的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之一。近年來,湛江堅持向海圖強,海洋生產總值佔GDP約三分之一。湛江將堅定扛起使命重任,強化陸海統籌、港產聯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海洋強省、打造「海上新廣東」作出湛江貢獻。

 曾進澤表示,湛江近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全力打造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加快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中海油、廉江新能源等重點項目建設,着力補鏈強鏈,發展以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為主導的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同時,加快建設海工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培育海洋電子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規模化集約化開發海上風電,搶佔「藍色經濟」制高點。

 二是創建現代化海洋牧場示範市。湛江現有重力式深海養殖網箱3563個,佔全省七成。我們將大力實施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十大行動」,加快建設東海島、流沙灣等現代化海洋牧場,積極發展「恆燚一號」「海塔一號」「湛江灣一號」等新型深遠海養殖平台,推進藍水海洋漁業裝備製造基地、國際水產城、預製菜產業園建設,發展藍色金融,健全海洋牧場全產業鏈。

 三是建設高水平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湛江擁有6所普通高等院校、6家國家級研發機構、14家省重點實驗室,海洋科研基礎較好。我們將發揮海洋科研資源優勢,系統謀劃建設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探索組建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農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綠色化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依托湛江灣實驗室推進湛江蠔產業技術研究院、硇洲族大黃魚研究院建設,引進培育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強化深遠海養殖、海洋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技術創新,探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實施對蝦、金鯧魚等種苗提升工程,高水平建設智慧漁業大數據中心、南方海洋牧場氣象服務中心,以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經濟。

 四是強化「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功能。作為我國首批「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湛江將充分發揮區位、港口和對外經貿交往的優勢,加快建設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強化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市的物流合作和產業協同,加強與「大灣區組合港」的連接。積極推進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努力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推動廣湛高鐵、合湛高鐵、雷州半島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加快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合作園建設,不斷深化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交流合作,努力創建廣東對接RCEP先行示範區。

 五是積極打造「紅樹林之城」。湛江紅樹林資源豐富,面積佔全省的60.1%、全國的23.7%。我們將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利用,高水平打造金牛島紅樹林綠美示範點,加快雷州、徐聞兩個萬畝級紅樹林示範區建設。深入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加強近岸海域治理,堅決守護碧海銀灘,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態環境。

 六是打響「鮮美湛江」文旅品牌。湛江是一個美麗的熱帶海濱城市,我們正在整合豐富的濱海文旅資源,將新鮮的空氣、鮮活的特色文化、美麗的沙灘海景和美味的水果水產品等「鮮美」元素融入旅遊全產業鏈,持續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金字招牌,打造徐聞「南極村」、赤坎古商埠等文旅地標和網紅打卡地,推動雷州半島西海岸高水平開發,加快建設華僑城歡樂海灣文化旅遊綜合體等文旅項目,打造國家級濱海旅遊目的地。(記者 李芳 通訊員 湛軒)

 頂圖: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

責任編輯:趙桐曲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曾進澤:為打造「海上新廣東」作出湛江貢獻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