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10名香港公務員來深交流協作三個月 深度體驗「深圳速度」感嘆「獲益良多」

10名香港公務員來深交流協作三個月 深度體驗「深圳速度」感嘆「獲益良多」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3-09 11:57:28 來源:深圳特區報

「這樣的深度交流獲益良多。」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高級工程師戴立科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交流3個月後,發出了如此感慨。

去年9月,粵港簽署了《關於內地大灣區城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地公務員交流協作項目協議書》, 深圳是此交流協作項目落地的首站。去年12月中旬開始,首批10名香港中高級公務員到深圳有關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開展為期3個月的交流協作。

他們來自香港特區政府不同部門,包括政務主任、行政主任、工程師、城市規劃師、環境保護主任和資訊科技系統經理等。交流期間,他們積極參與深圳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交通規劃等領域工作,深度了解深圳政府運作、政策制定實施等,還通過參訪活動,到前海、河套等深港合作重大平台,騰訊、比亞迪等企業,光明科學城、深圳灣實驗室等研究機構,親身體驗深圳經濟社會的發展脈搏。

「在工作上和深圳同事的碰撞非常有益」

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戴立科在香港主要負責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交流期間,他參與了深圳福田口岸交通改善以及未來規劃的工作。

「這3個月裏,我在深圳的生活適應得很好,不僅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內地朋友圈,工作方面更是獲益良多。」戴立科說,能夠在深圳政府部門裏「跟班」,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我可以跟內地的同事就交通運輸做一些比較深度的交流,比如香港的經驗怎麼可以用在內地的一些交通方案里,或者是內地先進的科學技術,怎麼樣可以在香港的交通運輸領域得到應用等。」

戴立科舉例說,深圳的科技研究與應用走在國家前列,通過交流自己深度了解了最新的自動駕駛城市交通數據平台以及新運輸模式的建設與應用,「香港運輸署正在進行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為香港未來交通謀劃長遠藍圖,其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擁抱運輸科技,用科技提升出行效率,我相信這些科技發展信息對今後的工作大有裨益。」

陳菲菲來自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任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特別助理。「這次能夠實地深入地去感受、了解前海,是非常棒的體驗。在與內地同事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會發現在面對同一問題時,大家思考的邏輯和處理的方法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然後我們就會嘗試去尋找一種平衡,這種碰撞非常有益。」

交流期間,恰逢《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實施,陳菲菲和深圳同事們一起,拜訪港資企業,跟港人座談,了解他們的訴求,並向他們宣講相關的優惠政策。

「我參與了前海管理局關於《前海總規》的一些討論,深切體會到前海管理局對於服務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初心和幹勁。」陳菲菲說,前海是一個很好的深港合作平台,在這裏工作,我親身感受到它是如何去支持香港,以及國家的政策是怎樣向香港傾斜的。「回到香港後,我會把這些分享給同事和朋友,讓更多的香港人能夠了解前海,甚至可以來前海工作生活。」

「深圳同事工作上很有拼勁和熱情」

同為公務員,通過交流,深圳公務員給香港公務員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戴立科告訴記者:「通過3個月近距離的觀察,我覺得深圳公務員的效率很高。比如說,一項任務安排給他們,他們會很熱情,一定要把工作完成好,這是我非常欣賞的地方。還有就是他們會大膽嘗試,有些方案願意試一試,然後再慢慢調整到最佳效果。」

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交流學習的梁偉強,是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深圳茅洲河的治理,讓茅洲河的水變清;另一個是深圳在道路建設的同時建設生態走廊,讓動物也有路可走,感覺特別有愛心。」梁偉強不禁為深圳的生態建設點讚。

3個月的交流,也讓梁偉強看到了深圳同事工作上的拼勁和熱情,體會到了「深圳速度。」他舉了一個例子,「有幾天福田的空氣質素不是太理想,我和深圳同事在4天時間裏巡查了100多個工地,我自己也跑了七八個工地,不達標的工地立即整改,深圳同事的執行力很強。」(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麗萍)

頂圖:香港公務員參訪深圳國家基因庫。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攝


責任編輯:林鏗泓 10名香港公務員來深交流協作三個月 深度體驗「深圳速度」感嘆「獲益良多」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