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跨國供應鏈管理 香港優勢大

【商報時評】跨國供應鏈管理 香港優勢大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3-18 08:33:1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近年國際貿易格局不斷轉變,本港經濟發展亦面臨各種挑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將香港發展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發表網誌指出,目標是透過設立單一窗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吸引內地生產企業來港設立管理離岸貿易的區域總部,釋出香港探索和調整經濟賽道,將更好攜手內地企業發掘更多新市場、新業態的重要信息。

 市場環境在變,香港也在積極求變。因應內地企業「走出去」業務需求多元化,加快打造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有利本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支援企業在海外的業務需要及創造更高價值。香港在跨國供應鏈管理上優勢大,有條件擔此重任,自當主動作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升級,亦可為本港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從中獲益。

 近年香港貿易結構出現明顯變化。貨物出口中,輸往歐美市場的佔比顯著下降,輸往美國的出口佔比由2003年的18.6%,降至去年的6.5%;輸往歐盟的佔比亦由10.5%降至去年的6.6%。反觀輸往東盟、中東等地的比例逐步上升,輸往東盟的出口佔比則由2003年的6.1%上升至去年7.9%,成為本港繼內地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市場,輸往中東的佔比亦升至3.3%。時勢在變,香港有必要調整策略,從過往專注歐美市場,轉向更多尋求合適的新興市場和新合作夥伴,降低歐美需求減弱引致的負面影響,增進多邊貿易合作關係,提升本港出口韌性。

 其中一大方向,就是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有效開拓中東、東盟、「一帶一路」市場。事實上,面對新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轉變,愈來愈多的內地企業亦有意尋找新市場新商機,重塑生產線布局和出口模式,好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據估計現時單是珠三角和長三角便有五萬多家中型生產企業,它們當中不少涉及海外業務,並且都有把部分製造工序「走出去」的需要,可謂「新藍海」。

 顯而易見,內企若希望更好布局海外業務,減低不確定性,全方位的發展策略和需求必不可少,當中包括金融、法律、審計、風險管理和其他專業服務支援,而這些正是「香港所長」。作為一個高度國際化城市,區內首屈一指的金融和商業中心,香港能提供各種專業配套服務,亦有豐富資源和經驗支援這些企業拓展海外業務。例如提供包括商業運作生產及供應鏈方案、市場信息等諮詢服務;幫助企業以較低成本和較高效率取得貿易融資和跨境結算服務;港商熟悉跨國供應鏈、海外市場的合規、勞工保障和環境保護等,可為內地企業提供協助,以至應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等。

 強化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整合自身優勢和資源,以一籃子服務協助內地企業發掘「一帶一路」及其他海外市場商機,既對應相關企業的需求,願意在港設立業務據點,亦壯大本港在國際供應鏈的影響力,推動進出口貿易,是互利共贏之舉。其產生出扶持企業壯大發展的良好示範效應,也有利於不斷吸引更多全球重點企業來港落戶,形成群聚效應,為香港帶來更大更廣的經濟利益,值得政府和各界大力推進。

責任編輯:靜文 【商報時評】跨國供應鏈管理 香港優勢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