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瘋狂的黃金 現在要賣了?

瘋狂的黃金 現在要賣了?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4-09 00:03: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日金價693元/g。」「今日金價709元/g。」「今日金價718元/g,漲了又漲!」在曉雨(化名)的朋友圈,此前加過的金店銷售員儼然已是足金首飾金價的每日播報機,用一天一漲的價格不斷刷屏。

 在經歷3月的一路狂飆後,進入4月的國內黃金價格仍一路高歌,在清明節後再次刷新了紀錄。然而,在「囤金大戶變現」登上微博熱搜的同時,不少持有黃金的人也在猶豫不決:賣,還是不賣?

 金價創歷史新高,機構看漲至每盎司3000美元

 4月5日,美國發布3月非農就業數據。3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30.3萬人,高於預期的21.2萬人,高於前值27萬人;3月失業率3.8%,低於預期的3.9%,低於前值的3.9%。

 儘管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使降息必要性下降,但這並未使上行的金價踩下「剎車」。

 當地時間4月5日,國際金價刷新歷史新高,倫敦現貨黃金大漲1.77%,報2329.57美元/盎司;COMEX黃金大漲1.76%,報2349.1美元/盎司。在國際黃金期貨及現貨價格均達到歷史新高下,4月8日,國內AU9999金價突破550元/g,足金飾品金價也逼近730元/g。

 4月6日,花旗表示,將黃金和白銀的0-3個月價格目標分別上調9%和16%,目標價分別為每盎司2400美元和每盎司28美元。此外,該機構還上調了黃金和白銀6-12個月的看漲情景目標價格上限,分別達到每盎司3000美元和32美元。

 那麼,黃金熱的驅動力源自何處?

 國金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2023年以來美國非農數據頻繁下修以及兼職對數據的影響,使市場對於非農數據信任程度有所下降。此外,美國通脹粘性持續,黃金短期定價天平向通脹端傾斜。配置型資金回歸或成為金價上漲的另一推動力。

 與此同時,美元信用長期隱憂仍存,央行購金支撐長期金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2024年1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39噸,土耳其和中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個黃金官方買家。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7274萬盎司,2月末為7258萬盎司,為連續第17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興業證券認為,黃金熱潮本質上還是由全球衰退和貨幣大放水「幻覺」驅動。2024年烏克蘭危機仍在持續,中東局勢升級,再加上步入全球「大選年」,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明顯抬升,避險情緒也助推了金價上漲。

 面對一季度黃金強勢上漲,東證期貨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徐穎認為,短期定價充分,需要注意投機資金獲利了結帶來的回調風險。中長期來看,黃金真正突破了近3年的震盪區間,新的上漲周期已然來臨,會強化市場的看漲預期,吸引新的資金流入,因此預計黃金價格仍會呈現震盪上行、中樞上移的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黃金相關基金成為資金炒作目標,也引發深交所關注。據上海證券報等媒體報道,對於華夏黃金股ETF的連續漲停,深交所已經緊急發出提醒,對該基金重點監控,對頻繁大量參與該基金交易、存在異常交易行為的投資者從嚴監管。

 賣出黃金的人:50g金條淨賺4000元

 隨着黃金價格上漲,黃金回收價格也水漲船高,不少品牌金店和個體店回收價格在530-540元/g左右,一些店舖甚至打出了550元-560元/g不等的高價,吸引消費者進行黃金變現。

 「去年5月買了投資金條,當時還覺得買金的時機不太好,後期遇上了小幅下跌,結果沒想到今年一路猛漲。」曉雨告訴記者,在買入還不到一年後,自己的50g金條已淨賺4000元。

 「現在金價漲得厲害,看網上又有不少人開始把黃金當股票炒,有點慌就出手了一部分。」另一名消費者表示,自己此前在某品牌網店購買的黃金已拿到線下門店順利回收。「打電話的時候528元/g,到店就532.5元/g了。」

 不過,在黃金價格高企下,也有人選擇觀望。記者注意到,這些仍然持金不賣的,不乏是黃金首飾的購買者。

 祁女士向記者表示,黃金回收價格還在470元左右時,自己曾找金店賣掉了一條金項鍊和一副金耳墜,但都是因為首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損壞。「這些是五年前買的,當時金價才358元/g,賣掉也算賺了。現在就不打算賣了,因為還有佩戴需求。」

 此外,也有人因為黃金保值而按兵不動。「買金條本來看重的就是硬通貨屬性,金價短期內只會漲不會跌,握在手裏總不會錯的。」已陸續購買了2100g黃金的陸陸(化名)向中新財經表示。

 興業證券表示,從黃金定價更本質的邏輯上看,AI革命方興未艾、歐美衰退概率降低、全球通脹只是具有粘性但不可能捲土重來、軟着陸之下美聯儲貨幣寬鬆空間受限,這些都對黃金估值構成利空。

 黃金回收走熱 但這些問題需要注意

 對於想要將黃金變現的人來說,如何安全實現落袋為安同樣是一門功夫。

 目前,部分品牌金店、銀行、典當行、個體回收商戶均可回收黃金,但不同渠道、不同品牌的回收規則、流程不同,一些消費者在「價比三家」時還需要警惕套路。

 例如,有回收商家會打出「高價回收」的旗號吸引消費者,但實際上卻以克重不足、純度不高等問題為由,將實際回收價格大打折扣;甚至以「王水」溶金等方式「偷金」。

 記者走訪了多家正規金店,店員均表示黃金回收中品牌和票據不是必需憑證,如果是成色好的黃金,重量偏差一般不大。「一般損耗在0.01-0.03克左右,比大盤低個10元左右是正常回收價格,接近大盤或者高於大盤價格的基本都有套路在。」

 在線下黃金回收火熱的同時,線上黃金回收業務也吸引了不少持金者。記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平台開展線上黃金業務,一些貴金屬回收商也開設了公眾號、小程序、APP等線上回收平台。

 「線上黃金回收也需要注意回收規則,一些報價比較高的實際上需要額外收取一系列服務費、手續費、運保費,而這些費用有的平台不會提前告知。」一位曾在線上小程序賣過黃金的消費者向中新財經表示,線上回收雖然價格可觀,但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便利。「寄快遞時全程拍了視頻,寄出時即使保了價,也會擔心快遞出問題。」(中新財經記者 左雨晴)

責任編輯:朱劍明 瘋狂的黃金 現在要賣了?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