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州新機場今年動工!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呼之欲出

廣州新機場今年動工!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呼之欲出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4-10 10:40:08 來源:南方+

近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其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將於今年開工建設,項目單位為廣東機場集團佛山高明機場有限公司,首期建設內容包括3800×45米的西一跑道、3600×45米的東一跑道;本期在跑道間規劃新建旅客航站樓及配套設施。

這意味着,在北京、上海、成都之後,廣州也將進入「雙機場」運營模式。

廣州緣何需要第二機場?

87d1da2076bc49ad81129d03c641314b_batchwm.jpg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雖然受到暴雨天氣的影響,廣州白雲機場依然熙來攘往,OTA平台上,廣州往成都、重慶等方向位列今年清明假期熱門航線之首。此前的多個假期,白雲機場國內航線客流量基本穩居全國機場首位。

繁忙,是過去幾年白雲機場的關鍵詞。中國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317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且已經連續4年蟬聯單個客流量冠軍寶座。除此之外,白雲機場去年7月接送旅客604.51萬人次,成為2020年以來國內首個單月客流超600萬人次的機場;單日最高接送旅客22.44萬人次,成為2023年國內單日客流第一的機場。

快速增長的客流給城市帶來了人氣和活力,但同時也給機場容量帶來了壓力。據快報數據,今年1—3月,白雲機場客流量高達1949萬人次,全年有望逼近8000萬人次,或將打破歷史紀錄。但是目前,廣州白雲機場在運營的T1+T2設計容量僅為8000萬人次,當前客流量已經逼近設計容量。

c7bcbb52666d41f2a0a040443fb347a1_watermark.jpg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施工現場。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T3航站樓工程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正在衝刺鋼網架全面封頂,屋面、幕牆、機電安裝工程已逐步分片鋪開施工。」中建三局白雲機場T3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樂俊介紹,預計年中將實現航站樓全面閉水,為下一步精裝修等專業工程全面鋪開奠定基礎。據了解,三期擴建工程計劃於2025年建成投用,建成後白雲機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2億人次。

機場擴容「兩手抓」。白雲機場進行三期擴建的同時,承擔廣州第二機場功能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終於要在今年動工,首期建設東西兩條跑道,建設起止年限為2024年到2027年。根據此前公布的規劃,預測到2035年,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000萬人次,到2050年旅客吞吐量為6000萬人次以上。屆時,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之一、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灣區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以及大灣區國際貨運航空樞紐之一。

ebb2232ba8b14eb890c17bd444001c16_batchwm.jpg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項目主航站樓鋼結構網架全面合龍。

事實上,「雙機場」如今正在成為特大城市的標配,也改變了各大城市機場吞吐量的格局。上海、北京均是「雙機場」運營,牢牢佔據城市客流量前兩席,成都在天府機場投運後,也實現了客流量的攀升,去年位列全國第三城,這正是「雙機場」帶來的助力。

擴容已經成為必然選擇。廣州第二機場「在路上」,承載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增長的客流,也承載着大灣區機場均衡布局發展的未來。

7266198416604dd58e6f881767732638_batchwm.jpg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新機場為什麼落子佛山高明?

「廣佛一體化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工程師馬向明這樣評價新機場的作用。

去年,廣州都市圈規劃出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廣佛全域同城化,拓展大灣區廣佛極點腹地,提升廣佛極點能級;2022年,《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提出要以城市功能對接耦合為核心,鏈接各大交通樞紐和發展平台,推動城鎮空間、產業空間、生態空間協調發展,着力打造「一區、三軸、一環」的空間格局……從簽署同城化框架協議,到打造廣州都市圈,從交通先行,到產業協作,廣州與佛山逐步實現全域同城化,激發出粵港澳大灣區廣佛極點的強大動能。

03970f95391a4dc3800a0871acb7f6c4_watermark_zoom_batchwm.jpg

廣佛南環城際鐵路。

3月26日,廣佛南環城際鐵路進入試運行階段,連接廣州南到佛山西站,廣佛同城化再進一步。作為歷經多年發展的都市圈,廣州與佛山軌道交通相連、高鐵通達。如今,廣州第二機場落子佛山高明,即將開建,廣佛同城再向前邁出堅實一步。

除了廣州第二機場,惠州平潭機場有望繼續擴容,承擔深圳機場客流補充的功能。都市圈同城化、區域協同發展已成為交通樞紐建設的重要考量。放眼全國,上海是我國第一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目前又規劃了第三機場,並計劃選址在江蘇省南通市,堪稱長三角一體化的寫照。

30ee2fff9f84414da8ded2bdbeb9508d_batchwm.jpg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項目命名其實也已凸顯出新機場的定位。縱觀粵港澳大灣區現有的7座運輸機場,均集中分布在珠江東岸,而佛山當前已投用的只有佛山沙堤機場,受限於軍民兩用的性質等原因,去年客運旅客運輸量才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因此,新機場除了分擔白雲機場逐漸趨向飽和的客流,也可進一步均衡廣東的機場布局,拓展肇慶、陽江、茂名、雲浮等地客源。

同時,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並不是一座單一空港,而是將打造成為「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樞紐,在填補珠西地區航空資源缺口、優化珠三角機場群布局的同時,助力佛山「西進」和肇慶「向東」,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

d9b3108a6d964399a053102adab561df_batchwm.jpg

隨着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開建在即,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大聯通」正在鋪開。未來,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至少匯集廣湛高鐵、珠肇高鐵、深南高鐵三條高鐵,新機場空鐵聯運樞紐藍圖初顯。公路建設也正在加快,目前,新建佛肇雲高速公路(佛山經肇慶至雲浮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肇慶至高明(機場西部)高速公路項目等均能途經或直達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隨着新機場建設的推進,未來將有更多聯通項目。4d460751674c49dca84bae192b43a579_batchwm.png

建設中的廣湛高鐵。

珠江西岸,以新機場為核心,將打造立體交通樞紐,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打造臨空經濟產業,最終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呼之欲出

90b180cd900d49659a75668402b58a75_watermark.jpg

香港國際機場。

中國民航局此前發布的《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隨着民航業復蘇、大灣區內多個機場改擴建工程加速進行,這一目標已經愈加清晰。

「香港航空業自去年年初以來一直穩步復蘇,2023年香港機場客運量已經逼近4000萬人次,預計到2024年底,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能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日前表示。

7c4b906164af44a6a91a144062da967e_watermark.jpg

67fcb6600db74296bbbe06ee156ec15b_watermark.jpg

粵港澳大灣區各大機場曬出的2023年成績單都十分喜人,2023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客運量蟬聯全國第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列全國第四,珠海金灣國際機場邁入千萬級機場行列……數據顯示,粵港澳三地機場客運量累計約1.8億人次,運輸航班架次、貨郵吞吐量等各項業務指標均全面復蘇。

67fcb6600db74296bbbe06ee156ec15b_watermark (1).jpg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航空客貨運需求量將達3.87億人次、2000萬噸。當前,大灣區內多個機場都在擴容建設、加速布局。據中聯航介紹,佛山沙堤機場新航站樓自2024年2月27日開工,目前整體建設進度過半,施工各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預計在上半年完成建設並正式投入使用,規模設計上滿足目標年2028年國內旅客吞吐量26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d7a20cb55044476b8e4e57f5f079adbc_batchwm.jpg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除了沙堤機場,在建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珠海機場新建塔台及配套項目建設進度也在加快。香港機場的三跑道系統工程預計今年底投入運作,帶動香港國際機場的客貨運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澳門國際機場今年下半年將開始新一輪填海擴建工程,整個擴建工程預計2029年完工,屆時每年可服務1300萬人次。

粵港澳大灣區「多式聯運」不斷豐富。去年底「經珠港飛」政策正式實施,從內地出發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無須辦理香港入出境手續,便能陸路直達香港機場。4月14日,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開通將滿一周年,從琶洲口岸乘船,廣州市區即可直達香港機場,同時實現行李直掛、預辦登機。在物流運輸方面,去年4月18日,「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正式啟用,進出口貨運也有了更多選擇。

3d5ef219f4ef4796b8d76b031385a5c4_watermark.jpg

「經珠港飛」項目去年底開通,內地旅客可陸路直達香港機場。圖為港珠澳大橋。

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營運總監張李佳蕙表示,未來將深化兩地機場資源整合,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在大灣區內高效流動。馬向明則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機場之間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現常態化溝通保障,更好協調整個灣區機場群的合作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呼之欲出。根據《實施意見》,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多核驅動,澳門、珠海等機場多點聯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着力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規模和功能,提升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服務和航空貨運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澳門機場服務功能,提升珠海機場保障能力。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

caaa29e09ef5437bbe38fc8100d1a5b5_watermark.jpg

香港國際機場。

國際航協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民航旅客吞吐量將突破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建成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南方+記者 劉倩 彭正子 製圖 郜曈)



責任編輯:呂馨 廣州新機場今年動工!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呼之欲出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